文昌阁差一点就错过了。
过武岭门才走几步,有石道从武岭西街左边斜岔而出,道两侧皆大树,绿荫把石道遮蔽得严实。从道口看过去,前面有石阶垂下,稍远,仍是树影婆娑。从石道上缓步向前,没走几步,就看见“奎阁凌霄”的石碑。“奎阁”是文昌阁的又一个名字。溪口的文昌阁建筑年代很早,据说建于清朝雍正年间,里面供奉“文昌帝君”塑像。文昌帝君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又称文昌星,文星。文人士子求取功名,往往要来拜文昌帝君。文昌星又称奎星。文昌阁自然也被称为奎阁了。早年,溪口文人常到阁里叩拜文昌帝君。传说蒋母在蒋介石年少时也多次带他来这里祈愿。我们拍了一张石碑的照片,继续向上走,石阶并没有多少,拐了几下,就看到了高高在上、碧树环抱的文昌阁楼。文昌阁的位置果然很好。踞武岭最高坡,下临剡溪,推窗,剡溪一带及对岸笔架山的风光尽收眼中。时间已过五点,文昌阁大门紧闭。我们只好在临水平台上近距离地仰望一下文昌阁,飞檐翘角,红栏花窗。蒋氏夫妇回溪口即住此处,张学良、汪精卫也都曾经短暂停留。从资料里知道,这是复建品。既不是蒋介石少年时叩拜求神的老阁,也不是1924年蒋氏出资重修并改名“乐亭”的新阁,蒋氏所喜欢的并作《乐亭记》记胜的“乐亭”早就毁于1939年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下了。至蒋介石离开大陆,这里始终都是废墟。直到1987年,当地人民政府按原样在原址予以了复建。蒋氏第三代回溪口祭祖,也来这里参观过。
蒋介石很喜欢这里,他在“乐亭记”里对文昌阁生活有令人称羡的描述,“岭上古木参天,危崖矗立,其下有溪水潆洄,游鱼可数,牧童渔夫徜徉其间,乐且无穷,其幽静雅逸之景象,窃比世外桃源无事他求矣。而隔溪绿竹与岭上苍松,倒影水心,澄澈皎洁无异写真,其有岁寒君子之逸致乎”,不读《乐亭记》,不会想到蒋介石在生命的某个片断也有与儒家文人一脉相承的闲情。
文昌阁另一侧有路与小洋房相通。小洋房是蒋经国自苏联返国居乡读书的地方。但是我们今天是没机缘看到了。
不见,意味着后缘。在溪口的这半个下午,实在是匆忙太匆忙了。如果能够再来,还是慢慢地走,慢慢地看,才能咂摸出溪口的滋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