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时候并不懂张爱玲,只是上学的时候,偶尔听老师会讲起她的一些代表作品。长大工作后,难得在枯燥的生活中抽出时间来品读关于张爱玲的书籍。读她的一生情到深处的忍惹人哀,感叹她这一生悲哀的命运。每当品读张爱玲的作品时,脑海也不自觉的浮起一个画面:一个穿着素净旗袍的女子,越来越发亮的眼眸,仿佛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上薄下厚的嘴唇,微微的一颦一笑,足以让人沁人心脾。全身上下由内而发带着一种迷人淡雅的芳香……
1920年9月的她出生于上海,而她的家庭也算是个名门望族吧,所以在这先天性良好家庭的条件下,给它以后的写作生涯奠定了很大的基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出名要趁早”。于是在 她20多岁的青春美好年纪时,凭着一部《沉香屑,第一炉香》在上海一炮走红,让她在那个时代的文学海洋中留有一席之地。
也正是因为如此吧,大她十岁的胡兰成找到了她,正值少女时期的她,对爱情充满着美好的幻想。也因此被胡兰成博渊学识及风趣的谈吐,加之那句“愿使岁月安好,现世安稳”深深所打动。次年两人便走进婚姻的殿堂。张爱玲可谓是在这段感情中倾尽所有,但胡兰成至始至终是个滥情之人,理所当然的索取着张爱玲对他的付出,改不了本性先后还与她人不断有着暧昧关系。张爱玲再此之时,还对胡兰成写过一封情书,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但我觉得这世间哪有什么慈悲的人类呢?两人剩下的只有一些心照不宣的妥协罢了。
当她的掏心掏肺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欺骗,张爱玲的心可谓早已是千疮百洞。傲气有带着倔强的张爱玲怎么在这段没有了爱的爱情委身坚守下去,最终两人的婚姻以失败告终。
关于这我都替她很不值,一代才女,总会在这种人身上浪费自己的感情跟时间呢?思绪冷静之时,令我想到那句诗句: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或许张爱玲从小受那冷酷的家庭的影响,致使他长大以后,心也是那样的冷酷,孤傲,薄凉。但凡触碰到她底线的事,照她的性子她会毅然决然的离开。
离开胡兰成的张爱玲,重新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时间放在写作文学上,1955年,她踏上了背井离乡的路,一个人辗转来到陌生的美国安身,待在美国的这段时间里,命运的悲哀总是降落到这位传奇女子上,身处异国的不易,生性孤傲倔强的她,很多时候不得不向生活所屈服,委身自己。
1956年,在一次演讲中,张爱玲认识了她后半生的挚爱——赖雅。赖雅在美国也算是个特别有才华且聪颖之人,但他生性就喜欢追求自由的生活,即便老了也是如此。
初读张爱玲时,一直以为她可能孤独在外生活又比较窘迫,只是暂时想找个生活的依靠。但懂张爱玲的应该都明白,当这两位颠沛流离,历经世事沧桑,人的相遇便是心灵及至精神上的寄托。在他们心里更多的是恨相遇太晚,她向她诉说着生活里的每件琐事,对他似乎永远有说不完的话。赖雅即便老了,偶尔也会用他的西式浪漫情调来能增添两人生活的气氛,两人都懂彼此,不必过多解释,即使这段爱情不被外人看好。
1967年,年迈的赖雅与这个世界长眠了。晚年的张爱玲,在没有了赖雅的日子里,将所有的时间付出在写作上。她平时也是与人又很少过多的交流,他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孤独,且傲气的气质,令人不敢与她接近。她始终,远离外世的喧嚣,不入凡俗。
甚至在她的晚年的一部文学作品《对照记》中写道:“人老了大多是时间的俘虏,被圈禁禁足。它待我还好—— 当然可以随时撕票。”晚年的她,在去世后的两个星期才被人发现……
这是何等的令人替她悲哀啊。但我们不是她,不能以自己的观点去评论她这一生是孤独哀凉的,她生前与赖雅相处的那些甜蜜时光也足以撑起后半生的她幸福吧,每个人的人生就是这样,有喜有哀吧。物是人非事事休,我想这一代奇才女子是不会被世人所遗忘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