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日阅读章节:
《活出生命的意义》第一部分 在集中营的经历03
2.今日读书心得:
在集中营里面,大家都别无所求,只希望自己能够表面看起来好看一点,别的也祈求不来。
就像我们在日常社会中那样,想要在社会站稳脚,就只能够让自己看上去很能干,很有能力,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这样我们才能够勇往直前。在集中营也一样,集中营的日子很枯燥,大家就只能够等死,但是囚犯们也想要活出生命的意义,于是就只能够让自己看上去能干活。
我觉得最好的人生态度,最大的绝地反击就是抱着“我也经没什么可失去的”的想法,勇敢地面对面前的挑战,并且毫无顾虑地战胜困难。
那些被关进集中营的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非正常的思维状态。有些人精神失常,有些人变得太过偏激,有些人就很木讷,有些人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有些人占领不同领域的高低……可以说,集中营是产生奇葩或怪物的地方,囚徒开始从心理反应的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即一个表现相当冷漠的阶段。
也许我们看到的很多囚犯都是一副厌世的嘴脸,那是因为他们经历了我们无法想象的生活。
在心理反应的第一阶段,囚徒也许会心有不忍,有一颗善心和同情心,不忍目睹别人被罚示众。
但是惩罚的场面见多了,就会感到冷漠,司空见惯,就不会再触动内心深处了。但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人情的冷淡会导致社会失去了其固有的灵魂,会让人像是行尸走肉那样活着。
鞭打令人倍感疼痛是因为鞭子隐含着侮辱的意味。
进入心理反应的第二阶段,这个囚徒的眼睛将不再躲避这一切。这让我联想到抗战时期的战士们,很多普通人因为被逼迫得太厉害了,被迫捡起了武器,起来反抗。敢直接面对敌人的红军们是英勇的,然而在集中营里面,这些囚犯只能够敢怒不敢言,看破了生死就不再害怕受惩罚了。
也许,囚犯们每天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够再活一天。
囚犯们受难受苦的细节描述得太多了,我就不忍去想象那样残酷血腥的场景,一直被玻璃房适宜的环境保护的很好的我完全不敢去体会去想象囚犯们的感受。
每个人只是众多人中的一部分,铁窗后的一分子,挤住在几间土坯棚户里由于缺少生机而每天腐烂一部分的一堆东西罢了。
有时候囚犯们会因为一丁点小事情展开争论,因为除了这些事情,他们也没其他事情做了。
“们能把恶劣的外部环境转化成内心丰富自由的精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集中营中身体羸弱的一些人比看似强壮的人生存能力更强。”
我觉得这种心态是非常棒的,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在荒凉的环境中,人们不能畅所欲言,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忍受痛苦,以一种令人尊敬的方式去忍受,在这种处境中的人们也可以通过回忆爱人的形象获得满足。”
集中营里面的艺术究竟是奇葩的鬼才艺术呢?还是我们正常人觉得很美好的艺术呢?
但是,大家唱歌、做诗、开玩笑,间或隐晦地讽刺一下集中营,这是一种很好的氛围,发泄自己的消极情绪,让自己短暂忘却烦恼,忘却死神在逼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