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篇小短文,因为脑袋一片空白,我读了三遍。因为想起读书时候,老师指导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如果实在答不出题,试试多读几遍题干,体会一下作者的用意。
然而,一千个人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今天不想扯一些大道理,只是想通过几个自己的小故事,来表达一下自己对本文的看法
01
Y姐是我做旅游入行的师傅,也是我的顶级上司。做旅游十多年,经验丰富。从我接触旅游第一天起,是她教我各个旅游线路知识,电话接待客户技巧,客户售后跟踪等等。因为旅游知识点多且杂,而且客户多种多样。前期我们经常由于担心犯错,所以时不时的就张嘴问她。她也总是不厌其烦的讲解教授。有她在办公室,我们心里很踏实,因为她无所不能,所有的问题到她那里,总会迎刃而解。
到后来,我虽然成长为她最得意的门生和最贴心的左右手。但是却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凡事不去思考第一时间去问她找解决办法。她很苦恼,因为我们私底下关系很好,所以她经常哭笑不得的说我是她未断奶的孩子。
说实话很多问题,其实我自己可以很好的解决。但是因为习惯了,因为怕犯错,因为她很权威,所以还是忍不住的开口问她。这样我就可以把这件事做的更完美。
我们就这个问题做了无数次探讨,她希望我能更快的成长,而我也希望能真正的独立。所以现在一直在练习试着所有的问题先自己处理,实在搞不颠的时候,再去参考她的意见,参考意见前也是先陈述一下自己的解决方案。现在大多数她的回应是你这样做很好啊,完全不用向我汇报了。
所以,人要学会独立去决策判断,才会真正的成长。
02
我是做旅游销售的,讲真,跟客户介绍线路的时候,我们的原则是牵着客户的鼻子走,而不是被客户牵着走。话虽不中听,但实质是要引导客户的思维,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我相信这是所有做销售的原则。这样一来呢,客户本身关注的问题,可能随着话题的深入,连他自己都忘记了。我举的是一个反向例子。如果我们是客户的角度,当你决定定不定产品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你关注的重点是什么,而不是被别人三句两句带跑偏,影响你最终决策的结果。
03
忠言逆耳利于行
乐观偏见这个词第一次听到,但是它确实存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现在想想,我的家人真是一直兢兢业业的在阻止我的乐观偏见。
小时候读书,因为成绩好,老师都夸我聪明,脑子好使。于是免不了沾沾自喜,读书也有点投机取巧。毕竟我聪明嘛,聪明的人不用下功夫学习,成绩也都不差的。但是我妈每次都泼冷水给我:聪明的人比你多的是,你也就是比别家小孩聪明一丢丢。你成绩好是因为你用功读书,每天放学抱着书本啃的结果。你这样放松自己,我看看你到时候能考过人家XXX 嘛
回家有人夸我越长越好看,我肯定会在家里洋洋得意的显摆,看谁谁又夸我好看了。这时候我爸一定会杵一句:人家说你越长越好看,很明显是暗示你小时候长得丑啊……
好吧人丑就要多读书,我翻着白眼滚去读书了……
我的家人一直阻止我待在大大小小的舒适区思考,造就了我现在在决定某件事的时候,虽然听到反对的声音也会暴躁,但还是会静下心来去分析思考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