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曾经针对人生的意义说过一句话。少年初读之时便深以为然,也成为了这半生之中对自己人生的评价标准。
他这样说道: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
“对爱情的渴望”,人生于世谁人对爱情不曾有过美好的渴望呢?这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独有的微妙的情感,谁又不曾沉醉其中呢?
翻看古人书,又有多少痴儿怨女写下多少断肠之句啊!今天想跟你一起读的是纳兰容若的《浣溪沙·寄严荪友》:
藕荡桥边理钓筒,苎萝西去五湖东。笔床茶灶太从容。
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画眉闲了画芙蓉。
这首词满足了我对爱情的全部美好的想象力。这是纳兰给挚友严绳孙的作品,其时公元1677年,严绳孙南下,容若独居京中,想象着老友在江南的诗意生活。
夏日,藕荡桥边,绿水泛着清波,垂柳随风轻舞,一望无际的湖面上有的亭亭的荷花,而此刻的严绳孙端坐,手执一丈钓竿,静观湖中游鱼翔于浅底,这哪是钓鱼,这钓的分明是一派超然的心境。
偶然举目,迎入眼帘的是清脆葱茏的苎萝山,再回首,观太湖之水,静默流动,于是此情此景之下的严绳孙也开始行动起来,唤起红袖添香会,提笔挥洒,绿水与青山,飞鸟与香荷,又一次跳入图画之中,一幅画就,身畔的茶炉也开始热气蒸腾,茶香四溢,远比那醇厚的美酒更加醉人。
家中景象犹胜自然造物,一阵细雨吹来,悄悄地滋润着门前矮墙旁的银杏树,夏日的银杏在细雨的滋养下更加苍翠,宛如一树碧玉,房内的书架之上,玉兰花正在芬芳吐艳之中,满室的清香,满室的温馨与和谐。严绳孙正笑看着他的红颜知己,她笑颜如花,温婉可人,忍不住拿起画笔开始给她画起眉来,在他的娇羞与嗔怨中,携手与她她一起泛舟湖上。
隔了遥远的时空,我们仍然能读出纳兰作为京城贵公子的艳羡之情,是啊,如此美好的生活场景,谁能掩饰出自己的向往。桥边垂钓,五湖泛舟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啊。李斯夫父子斩于市,所怀念的也不过是父子年轻时上蔡秋日驱黄犬逐狡兔第而已,何况此刻的严绳孙,寄情山水,沉醉于笔墨之间,烹茶品名,心无挂碍,从容自得。矮墙下的银杏树沐浴在细雨微风之中,室内馨香宜人,更兼佳人相伴情尽享琴瑟之好。所以这首词在初读时变得一瞬间便惊艳了我的双眸。
想纳兰生于锦衣玉食之家,其父明珠更是权倾一时,可谓呼风唤雨之能,但对他而言,他只之所求又何其简单。
世事多乖,往往越是简单,往往越是难求。
容若的爱情故事总是甚是唏嘘。
少年时的纳兰总是和一个女子关系甚密,那是他的表妹慧儿。他们度过了一段“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少年时期,两颗年轻的心也彼此托付,然而造化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表妹16岁那年作为秀女被送入宫中,又成功的被选为的嫔妃。不甘相思之苦的纳兰化妆混入宫中,也只是只见了一面而已,彼此四目相对,唯有无言,连清泪也不敢流出,这就是身为贵公子的代价,他可以拥有一切却不能护佑自己的爱人。
纳兰只能在清夜无人时遥望天界的牵牛与织女星独自轻叹:一生一代一双人,争叫两处销魂。
又或者上天也是慈悲的,就在此刻又一个女子走进了纳兰的生活之中。19岁那年,纳兰成亲了。纳兰很幸运,新婚妻子卢氏的出现,将他从失恋的悲痛深渊中拉出来,卢氏端庄秀美,温文可人,知书达理,更难得的是她懂纳兰,她懂纳兰作为公子哥,却为何总有那么多的不快乐,因为他本身就是人间的惆怅客。他们一起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那应该是纳兰一生中最愉快的日子了。或许红颜古来多薄命已经成为定理,又或许说上天还要再一次地戏弄一次纳兰,就是三年之后,卢氏也撒手尘寰离他而去。这期间纳兰一次又一次用凄婉的悼亡词来表达对卢氏的思念,一次次的低吟:待结个,他生知己。
七年后,彼时的纳兰正疲倦于官场争斗之中,又加之深陷于亡妻的思念情怀而无可自拔之际,一位也是最后一位纳兰的挚爱出现在他的生命中。
这个女子叫沈宛,是一位汉族女子,虽为风尘女子的她却才华横溢,两人相会也可谓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两人情投意合,一起度过了相当一段时吟风弄月的浪漫时光。
但那时还是大清入关不久,满汉不许通婚还仍是一个不可触碰的铁律,在家人的那反对等诸多因素下,沈宛选择了离开,那是一个炎阳如火的夏日,纳兰却又一次走进了人生的寒冬。
一年后,纳兰去世,时年三十一岁岁。那一天正是亡妻卢氏的忌日。
不是人间富贵花的容若终于走完了别人所羡慕的人生,可他呢。所求终无所得,画眉闲了画芙蓉终于成个一个不可触碰的梦,一个深藏心底的遗憾。
如我之于你,本想抛却一切,只愿与你共享彼此人生,可是终究还是成了我的逃避,原来世事是逃避不了的,过往种种,唯存记忆不灭,谁叫我总是记忆力如此好呢,这也挺好的,只要不曾忘记一切便还在。
想起《人生》中德顺老汉的一句话:"我死不了,她就活着!她一辈子都揣在我心里......"
满目星河久,一枕清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