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不知什么原因又失眠了,重新计算了装修的那些面积,感觉到面积计算基本是准确的,这说明设计师也没有骗我,计算还是明白的。但是想起这些原因之后,我还是睡不着,想起来写点什么时候东西,却又懒得睁开眼,只是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后来迷迷糊糊就闹铃响了,又在床上懒了几分钟,最后才起床、跑步。又跑了一个十公里回家。
这应该是我今年以来第三个十公里了。今年1月,因为阳了,所以没有跑十公里,而三月份的时候,因在新街下村,回来时正好是清明节,回老家,没有完成十公里。四月份计划跑两次十公里,把三月份的赶上来,那天只跑了六公里多一点就跑不去,所以也没有完成任务。存在就计划五月份跑两次十公里,再把三月份的补上。今天已经完成了,在中旬或下旬是再跑一次。
此时我正坐在家里,时间是7.24分,我打算用8点以前这三十多分钟的时间,完成今天800字的日记任务。我本想写明后天看完的那本书,可是,敲击键盘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要从昨晚失眠的事情开始的倾诉,这恰恰说明我的写作是情绪化的,宣泄式的,没有目标的写作,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我始终写不出像样的文章。
生活中每处都充分戏剧性。之前,我不知道什么是戏剧性,我专门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得知戏剧性就是冲突。生活中到处充满冲突,可是要怎样呈现生活、工作中的冲突,才能让自己的写作呈现出戏剧性效果呢?我一直很困惑。直到前两天我看到的一本畅销书——《我在北京送快递》,我才明白了,身边的戏剧性就是自己在周边人的那些冲突。与同事的冲突、与领导的冲突、与服务对象的冲突、与家人的冲突、与朋友有冲突.......这些就是生活中的戏剧性。作品在表述这些冲突的时候,大胆地揭露了自己内心隐密的毛病和缺点,一些性格上的缺点(比如社恐症)与我非常相似,而我却从来不敢面对自己的这些隐私,这是自己好面子的缘故。当然,《我在北京送快递》的叙述了,表现了自己许多美好的品德,比如,忍让、不计较得失、理智等等,不排除作者在写作中美化自己的情况。但总体而言,这本书,让我找到了生活中的戏剧性,对找不到素材、还没有入门的我来说,有一定的借鉴和模仿的意义。在后期,我可以再读读,再梳理一下自己生活中的冲突,发现身边的戏剧性,从而找到写作的素材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