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孩子打妈妈的视频。后来又陆续看到印度一个儿子因为妈妈不给买摩托车而把妈妈推到河里的视频,以及一个几岁的儿子跟妈妈互打的视频。当时心里充满了气愤和感慨,不过还总是觉得这毕竟是少数。
然而后来我亲眼看到两件事,让我彻底改变了之前的想法。
一件是在考场门外,一个母亲和自己的女儿因为一件小事而动手打了起来,而在场的父亲劝架都劝不住。
另一件事是在一个超市门口,一个黑衣小伙突然把一个五六十岁的老阿姨推了出来,然后飞起一脚踢在老人身上,把老人直接踢飞到马路牙子下面摔倒。
这并不是武侠小说,是我亲眼所见,当时速度快得直到老人倒地我才看清楚被打的是个老阿姨。
周围十来个老人把还要继续冲上去的小伙子拦了下来,同时超市的其他店员把他拽了进去。
说实话当时我十分惊讶,甚至都没反应过来当时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在老人身体不错,很快在别的老人的帮助下从地上爬了起来,继续指责小伙子一些卖货的事。
旁边一个高个的老大爷气愤得让老大妈报警,周围的老人也围在超市门口气愤得指责。不过最后到底有没有报警,或者怎么处理的我并不知道。可是我内心当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当我走过超市门口的时候,被打的老阿姨仍然在气愤地指责着。而打人的小伙子冷静下来之后坐在超市水果摊前发呆,也许是在继续生气,也许是担心自己热了事。
我没办法评判事情的起因如何,但却十分确定打人,尤其是打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而且那样凶狠绝对是个非常大的错误。不过,让我想得更多的却是一种家庭敬畏感教育的缺失。
我是一个八零后,记得小时候已经听到过很多老师在讨论娇生惯养的问题,但是当时我记得很多家长到学校还是会跟老师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师,孩子不听话,你该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不残疾就行!”
事实上,很少有老师会那么暴力,但是适当的惩罚是很常见的。而被惩罚的孩子基本上不会把自己被罚站或者是其它什么事告诉家长,因为弄不好可能还会被家长打。
所以,在那个时代,大多数孩子在做事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考虑后果,尽力克制自己的行为,而大多数家长也希望孩子有所怕,不要乱惹事,这也就是敬畏之心教育。
可是现在呢,部分家长在孩子受到惩罚之后的第一反应不是孩子为何会被惩罚,而是替孩子找借口,第一时间冲到学校找老师的麻烦。再加上社会舆论一边倒的乱象与某些领导为了息事宁人而不敢据理力争,不敢得罪家长的解决办法,让老师已经很少再敢去用适当的惩罚来让孩子学会敬畏。
而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呢?孩子逐渐失去了敬畏之心,在慢慢长大之后,这种霸道不计后果的胡来行为逐渐从对外变成对内,因为社会是无法容忍这种失去敬畏之心的霸道时时处处存在的。那这些长大的孩子如何发泄那种从小养成的霸道情绪,唯有对着自己的父母。
所以说打败一个老师其实很容易,甚至通过舆论破坏一个敬畏教育的学校也不难,难就难在这些失败的家庭教育当中的父母将来的人生,以及这些霸道惯了并且不计后果做事的长大之后的熊孩子的未来失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