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弹指一挥间,城市在机翼下清晰了起来。
一条条道路伸向远方,串起大片的绿洲、农田、河流、水面。新区还没有完全连成片,一座座小区耸立在路网中。从空中看下去,那座色彩浓郁的地中海小城,在空中依然是美丽得无法忽视。老周五年来的坚守没有白费。
第一次到这个城市是十余年以前,整个城市里没有几栋高楼。我们要坐汽车,从乌鲁木齐机场上国道,花三个多小时才到达城市。一路上百无聊赖的睡觉、听歌、啃四十九公里的牛骨头,这个过程是如此的漫长。
整个城市西高东低,最突出的是老城里片片的防风林。在三、四层高的老房子中间,胸径四、五十公分的老榆,都向东倾斜着一个角度。
树是第一代拓荒者种下的,他们住在地窝子,等待小树成活,长成防风林,再建造一栋栋住房。
十年前城市里高楼还很少,更像一个待开发的小城。那时的小城却有排名全国第二的人均收入,物价比乌鲁木齐市还略高。人人都憋着一股,锦衣夜行的憋屈劲儿。
再来的时候,城市变成了一个大工地。沥青道路向外延伸,宽敞笔直,平稳而富有弹力。
后来高速通了,再后来支线航班连接到城市。这次订机票时,突然发现竟然有直达航班,真好。
城市轮廓逐渐清晰。整个飞机的人都兴奋起来,开始说话,嗡嗡嗡的声音在机仓里响起。我逐渐听明白了,他们是去北疆的摄影团,活力十足的老人和华发初上的中年。
曾经坐过只有七八个人的支线航班,出机场后面对空荡荡的停车场,几辆私家车从远处开来再开走,机场瞬间就空无一人。
今天走出机场,热闹得恍若隔世。门口停了一整排出租车、放满私家车的停车场、不远处有免费的机场大巴,把乘客送入城市。
这里每年的施工期从四月到十月底,春季似乎一眨眼就过去。秋季稍微长一点,也不过挥挥手的时间,仅半个月而已。
绿洲、城市、湖泊、河道和大面积的农业种植改变了克拉玛依的小气候。降水明显增多。夏天不再酷暑,冬天也没有那么寒冷。
十年前来到这个城市,每天都是蓝天赤霞。高纬度的地区,有着一个小时的漫长日落,城市一点点沉入靛蓝夜空。坐在那里,仅仅看着远处的霞、头顶的蓝、地平线上骏马投在天空的影子,就是一件感觉不到时间流逝的美事。
过去十年里,听说了世界石油城、戈壁大农业、西部旅游胜地、石油产业大学。今年再来。老周四年时间打磨的项目已经接近尾声。多个楼盘在抄袭,抄袭者还焦头烂额。项目推出市场时,是两年以前,还是城市的燃情岁月。
我以为品质最好的房屋应该受到市民的持续追捧。结果是还有二十几套,在以两年前的价格缓慢出售。
听说城市在重新调整远期规划了。
听说城市在清理地方债务了。
听说城市一号项目从去年开建了。
听说城市很多项目停下来了。
听说城市过去十年净流出两万人了。
有着强劲产业支撑的克拉玛依,在向着未来飞奔。从空中看下去,望着城市里似连非连的新街区。人口净流出的现实,会不会是他的阿喀琉斯之蹱。
在内地读完大学以后,年轻人在不断离开克市。当年从内地到这个地方的淘金者,已年近中年,他们支撑起施工、餐饮、娱乐和各种各样的新业态。
石油似乎源源不绝,这里的人无忧无虑的快乐着,生活似乎本应如此。
这里仍然是戈壁滩上那颗耀眼的明珠,二十万人的城市,只不过多了一百六十亿的地方债务。
承担环境施工的四川老乡,在这个城市近二十年了,六七年前买的房子贬了近百分之二十。 现在一手成交在萎缩,二手房的转让也有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在这个城市,房产从来不具备投资属性。
四川老乡更怀念几年前的燃情岁月。那是一个遍地都是项目的时代,屈尊折腰就能源源不断淘金的时代 : 老乡眼里的黄金时代。
春天的风季刚刚过去,在一尘不染的蓝天下,伊犁特依然炽烈、红乌苏依然沁爽,烤肉的香气飘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