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给蟹取“四名”:“以其橫行,則曰螃蟹;以其行聲,則曰郭索;以其外骨,則曰介士;以其内空,則曰無腸。”所以螃蟹便有了“横行介士”和“無腸公子”的稱號。“無腸公子”最早可追溯到東晉人葛洪在《抱登子·登涉》中有:“無腸公子者,蟹也。”
商承祚先生(1902-1991),字錫永,號契齋。是我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文物鑒定家、書法篆刻家。番禺商氏明德堂裔人,為清末代探花商衍鎏先生之次子。商承祚先生在民國八年(1919年)十七歲時作有《蟹詠》:
公子無腸不解愁,江湖豪氣熟能儔。
橫行廓索空千里,直吐珠璣瀉九秋。
入簖有時傾澤國,乞符可異屬監州。
平生玉質真知己,換得尖螯妙句投。
《蟹詠》描寫螃蟹橫行霸道,“多行不義必自斃”,最終成為餐桌美食。商承祚先生喜歡吃螃蟹,當“九月團臍十月尖”螃蟹黃滿糕肥的季節,兒孫們給他買來螃蟹,螃蟹用水清蒸並佐以鎮江醋和薑末,他總會念起他的少年佳作《蟹詠》。
“無腸公子”参考百度百科“無腸公子”词条
本文配圖來源自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