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与孩子9年的共同成长中,问题多多,似乎还越来越复杂。我一直以为婚姻关系破裂是根本原因,原生家庭是逃不过的潜意识,却一直没有想过,也许不仅仅是婚姻和原生家庭的问题,可能是在孩子不同的需要面前我用了单一的、混乱的方式,而这自然会带来冲突。
1.****母性是无条件的支持与融合
当我们说到母性时,总会用温暖、包容和无条件的爱来形容,内心的感觉也是舒服的、柔软的,爱意满满的。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我就“神圣母性”附体,对孩子总有无穷无尽的爱意,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场景下,我都发自内心的、不由自主的想去疼惜他、照顾他,想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他,还常常有一种怎么爱他都不够的感觉。
记得孩子四岁那年的暑假,在妈妈家,他突然发烧,高烧不退,而我不知从书本还是什么权威人物哪里得来的“歪理邪说”,只要物理降温,把孩子放在凉水里泡着就好。
我没有及时让孩子吃退烧药,随着体温的升高,孩子竟然痉挛了——这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和承受能力。
那一刻,抱着孩子软绵绵的身子,我六神无主,心慌神乱,一瞬间觉得整个世界就要离我而去,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愿意,一千个一万个愿意,用自己的身体替代孩子,只要他好好的,哪怕让我立刻去死,毫不犹豫。
我甚至想向上天祈求,让我快点死吧,这样我的孩子就可以得救了。
后来从小县城辗转到市医院,孩子才慢慢好转。
而我对孩子越发的小心在意,害怕他有任何意外,也因此,总是想把所有的爱都给他,无论物质还是精神,无论能与不能,我都想无条件的满足他。
2.****父性是有条件的规则与秩序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直跨省分居,孩子一直由我一个人照顾,所以,孩子几乎就是在没有父性的环境中长大的。
逢年过节,孩子偶有机会能够跟爸爸呆一天半天,但就是这极其难得的时间,爸爸也是手机不离手,电话不离嘴。
寒暑假终于有机会去爸爸那里了,但是爸爸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不会说普通话的爷爷奶奶,或者随便交给公司做饭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外省的远亲等等。
孩子一直渴望的父爱和父亲的陪伴,并没有因为距离的靠近而变得触手可及。
孩子不到两岁的时候就由衷的跟我说“爸爸只爱手机,不爱我”。
我爸间或来一段时间,但是他能给到孩子的父性之爱,也少之又少。对于一个重男轻女,把女儿当摇钱树的父亲来说,女儿的孩子不过是他更好的控制女儿的手段罢了。
几乎没有父性切入的成长环境中,孩子成长的天平是失衡的。
3.****在母性和父性中纠缠不清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我不得不同时充当母亲和父亲两种角色,但是我并不能很好的把握两种角色的职能,也不能让两种角色各自归位。
孩子上学之后,我一边想要给孩子满满的爱,借以弥补他父爱的缺失,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孩子学业的压力。
说实话,我很慌乱,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孩子需要规则和秩序时,我给予的可能是无条件的支持与包容,在孩子需要接纳和理解时,我又因为恨铁不成钢,而对孩子指责呵斥。
自相矛盾,左右摇摆,起伏不定中,孩子的学习没有好转,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糟糕。
于是,我又有了更多的抱怨——为了你,我付出了这么多,承受了这么多,为什么你却变成了这个样子?!
陷入恶性循环。
却不知道,错不在孩子,而是因为自己跟孩子的相处方式有问题。
4.****随时切换母性与父性
不说关于原生家庭的这几节课让我豁然开朗(一直期待却总是无法达致,顿悟和茅塞顿开,于我而言,有些遥不可及),但却让我明白,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需要区分情况,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
在作业和外部世界面前,应该坚持的是规则和界限原则;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坚持的是包容和支持原则。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给孩子自由和爱,也要给孩子传递秩序、规则与分离,教孩子学会尊重规则。
但是,规则和秩序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
同时,为了让孩子的自然分离更干脆和心安,我应该活出绽放的姿态,当他做好准备,去遨游蓝天的时候,不会因为担心妈妈而不敢展翅。
不管是假性单亲家庭还是真实的单亲家庭,养育者可能都需要学会在父性和母性之间随时切换。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