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朋友吃饭,尝了一道特别的料理“樱桃鹅肝”。和真的樱桃摆在一起时,几乎可以乱真,很难分清鹅肝和樱桃,问了一下这道菜是用了分子料理的方式,把鹅肝做成樱桃的模样,两者搭配起来品尝,酸甜平衡的果香中和了鹅肝的肥腻,真是相得益彰。突然想起刚在陈晓卿老师《风味人间》里读到的那句话:“所谓美食,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相逢”。美食的滋味往往出乎意料,又仿佛情理之中。
《风味人间》是去年开播的一个纪录片。作为导演的陈晓卿老师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一,第二季的执导,这本书就是根据这部纪录片内容编辑的。《风味人间》不仅是一本美食书,更是一本充满人文色彩的地方风情录。书中展现了在不同的环境中,食物带给人们的影响力。一年四季,山中海边,许多人用古老的方式坚守着对食物的情感。
《风味人间》为大家绘制了一幅美食地图。从自然出发,通过物种传播繁衍的方式来解读人类的生活发展史。每一个地域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那里食物的特性,也让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有自己独特的美食语言。当我们通过食物去了解一个地方,可能是最直观,最简单的方式。
在这张地图里分布了中国的7个地区: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华中,华北,东北。书中走访了这些地方的100多种美食。其中有中国独特的饮食习惯和生活哲学。一年四季,中国人最讲究在合适的时间,吃合适的东西。饮食的节奏其实也对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顺其自然的道理。好的厨师最懂得运用食材的“鲜”,这“鲜”味很大程度上来自新鲜。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吃到反季节食品,这并不是太健康。
各地的美食在流传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变迁和融合。现在即使在当地,要找到正宗的食物也需要一番波折。《风味人间》里写了很多在天南海北寻找美食的故事,还有许多各国美食相互影响的关系。书中提及的国外美食,穿越了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五大洲。走访了20多个国家,探索中国美食于世界美食之间神奇的缘分。
书中无论熟悉或不熟悉的食物,都让人读起来极有食欲。除了那些看起来诱人的图片,还有关于制作美食时极有场景感的文字,还有透着香味,流着油,甚至感觉得到弹性的食物,让人一次次感受到用心的一日三餐就是生活应该有的样子。珍惜食物的人,一定也是懂得感恩生活的人。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群人,我们才能了解这么多美味。
大部分人觉得美食作家是一个快乐的职业,可以有机会尝到各种各样的美味。但我们并不知道,一天吃6顿正餐,品鉴50多道菜是什么样的感觉。任何人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着我们看不到的辛苦,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天地赋予我们的馈赠,美食给人带来的满足,更多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将食物作为一种信仰传承下去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