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来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回顾小学语文二年级的一篇课文《咕咚来了》:

  湖边有一棵树,树上结满了木瓜。一个木瓜熟了,从树上掉进湖里,咕咚一声,溅起了白色的水花。

  兔子听见吓坏了,拔腿就跑,边跑边叫:“快逃哇,咕咚来了!”猴子听见了,也跟着跑,边跑边叫:“大家快逃哇,咕咚来了!”这下子可热闹了。动物们全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喊:“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大象走来了,拦住了大伙儿:“咕咚在哪儿,你们看见了吗?”“没看见,是兔子说的!”大象追问兔子:“你看见咕咚了?”兔子摇摇头说:“没有,我是在湖边听见的。”

大家悄悄来到湖边,正巧一个木瓜又落到了湖里。咕咚一声,溅起了白色的水花。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哈哈地笑了!

2

我大姨,年近六十岁的一位老年妇女,早些年离异。

一对儿女如今已都三十多,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彼此之间来往较少。

年纪大,体弱多病,无学历无技能无工作经验,无权无势无存款无任何生活保障,而且嗓门大,脾气更大,喜欢说教,我们这些子侄辈都不太喜欢她。

她也算个可怜人,常年一个人游走在社会的边缘(或者底层),做些打杂保姆清洁之类的苦役,倒也自给自足,勉强度日。

这不,前些天,突然给我来电,说要来深圳做保姆,四千五一个月。

电话里一片欢喜,我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出门在外还是得注意安全,寒暄了几句。

随即跟同在深圳的表哥打了个电话告诉他这个消息。

“大姨来电,要来深圳当保姆。”

“来就来了,反正我不想见她,你千万别告诉她我住哪。”电话那头嘱咐我半天。

“为什么你这么不喜欢她?”

“额……唉,就是一张嘴,喜欢说教,嗓门又大,叽里呱啦没完没了。逮着你一个什么事,那是绝不放,每次都搞得心里极不舒服。”

“她传播的都是负能量,而且喜欢夸大,让你惶惶不可终日!”

“精辟!”

“知道为什么么?”

“不知。”

“她能力和认知水平都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如今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她完全也些脱节,现在这样一个世界对她来说完全是陌生的,失控的。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惊慌失措,产生恐惧。而乱发脾气,抱怨社会,迁怒旁人是最好的宣泄,也是唯一的方法。”

3

兔子,在我们的认知里,已经被贴上了“胆小”的标签。

这也不能怪兔子。一个处于食物链最低端的动物,只能选择躲避,选择谨慎才能得以生存。

胆小已经深入它们的基因,也是它们能延续至今的原因。

4

咕咚是什么?童年的认知:是木瓜掉入水中发出的声响。

成人世界里,我把它定义为:未来的不确定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关于咕咚,请先思考几个问题:

“咕咚”来还是不来?不知道!

“咕咚”如果要来,什么时候来?不知道!

“咕咚”来时,会以什么方式来?以掉入水中咕咚一声的方式?还是直接砸你头上?不知道!

“咕咚”究竟是啥?是好是坏?是天使还是魔鬼?是机遇还是灾难?

不知道!统统不知道!

5

进一步逻辑推理。

兔子的心理:咕咚跟我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来与不来,跟我无关!

什么时候来?以什么方式来?我啥都不知道,因为我平时根本就不思考这个!

拜托,有口草吃,别倒霉的遇到老虎狮子就是阿弥陀佛。

什么?是机遇?那我也把握不住;是灾难,我就玩完!

尼玛,咕咚最好别来!

面对咕咚,我根本没有发言权!我唯一能做的,它来了,看都不看,抱头乱窜即可!

我就是一个小市民,小人物!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大象呢?站在食物链顶端,永远气定神闲,泰山崩于前而不改其色:“慌个屁!走!带哥去会会咕咚!”

在我的认知里,最坏的情况,无非就是跟狮子老虎实力一般的怪物,面对它们,我一样有一战之力,怕个屁!

我魁梧的身躯,坚实的肌肉,难道是摆设?趁这个机会,还能在动物面前露一手!

万一是个好东西呢?我第一个得到,优先抓住信息,我还能先赚一笔(比如马云,王健林之流)。

咕咚,我爱你!我要拥抱你!来吧!哈哈!

6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小人物一般惊慌失措,抱头乱窜,失控害怕恐惧,脑袋一片空白;

大人物气定神闲,镇定自若,乐于面对!

方法论:

1. 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大象的活动范围,认知的深度广度宽度是兔子不能比的。)

2. 提升自我。(你看不到大象的身躯和力量?)

恐怖片的结尾,故事本来完了,还要吓你一下: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你有可能和机遇擦肩而过,这算是小事,恐怖的是丢掉性命。

一个常识,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慌乱容易丧命,镇定反而能获得生机。

你说是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晨,湖边寂静无声。一灰一白一黄三只小兔快活地扑蝴蝶。忽然湖中传来“咕咚”一声,这奇怪的声音把小兔们吓了一大跳。刚...
    少卿足下阅读 2,275评论 0 2
  • 早晨地下车库,开电单车锁的时候,听到水管中传出“咕咚、咕咚”的声音,想起了小时候看的故事“咕咚来了”,印象模糊,只...
    pan02阅读 451评论 0 0
  • 在和小朋友一起进入《咕咚来了》这个主题的日子里,我们首先以故事开始主题的,让幼儿倾听故事,熟悉故事,可以复述故事内...
    邓邓Dwy阅读 6,675评论 0 0
  • 写在结束全文后的感悟:这篇文章终于写完了,突然有种莫名的如释重负,话题实在太大了,问题实在太严重了,在我发现问题、...
    arron舜阅读 512评论 3 3
  • 哥白尼,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写过《货币的一般理论》,并在近代最早提出了劣币淘汰良币的理论。 也是一...
    rhp萍之文集阅读 40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