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尝试看一看昨天日更中提到的发现自己难以拒绝的状态中的发现。细细体会,对我的工作中那种拧巴的状态和处理过程,其实我也有回避感性的一面,在对方表达一些内容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紧张且无力感产生的时候,似乎我会被内在焦虑推动着,没办法忍受呆在这种感受里,脑子就特别忙碌地工作,赶紧想办法,呈现理性的部分,而无法去真正缓解焦虑,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
那一刻,我为什么要表现的理性?因为我那一刻只会用那个方式对待,背后是虚弱的、无措的我,而我不想面对这难受的感觉,只想赶快逃离,所以在拼命找解决办法。
我一直以为我自己太感性了,当我这几次得到来自他人的这个“你好像在用你的大脑思考,而不是用心去体会”反馈,我也挺惊讶的。转念想想,我只是更偏向感性,不代表我不会用理性。
其实我一直都挺在意表达要有逻辑性,因为我常常带着很多情绪感受的东西,内在混乱,很难准确的表达自己,呈现的样子是语无伦次,没有逻辑,因此,我一直都非常坚持的认为我是一个没有逻辑的人,也一直特别在意要提高逻辑性的培养,却总不得入门的诀窍。
最近这个反馈,好像也戳破了这层窗户纸,我想起来其实也有一些人反馈说,我说话其实还挺有逻辑的,并不如我所表达的那样。
这中间到底是咋回事?我今天好像突然有点明白,是无法呈现有逻辑的部分,是因为我内在有一些感受没有被看见和梳理,像一个个结一样,在那里。我越着急想要快点有逻辑,我就越看不到我需要做的其实是看见和梳理情绪,导致了恶性循环,内在还会有“我就是一个没有逻辑的人,我好差劲”等否定、自责的严苛声音,加重了这个结,让我更没有办法通往梳理好逻辑的部分。
这个发现也让我更能理解,当我对面的那个人语速快或者带着情绪快速说一些越来越词不达意的描述时候,对方说在用脑跟我表达,而不是用心。能够进入一个观察的视角,而不是跳过观察,直接进入体验中。
越来越意识到,观察、描述、体验和反馈,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跳跃的体验和处理,前期的观察和描述非常重要,可以把自己从复杂的情绪中隔离开,相对客观的看待发生了什么。这也是非暴力沟通中涉及到的内容。
接下来,我会在体验到相似复杂情绪的时候,多呆一会,同时观察一下,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