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力-读《银河帝国》

作为科幻小说,除了世界观之外,最重要的当然是讲故事的能力。

阿西莫夫故事中的反转,让人叹为观止,却全都有迹可循。

甚至这些反转本身,就是他的世界观的呈现。

谢顿计划最大的漏洞在哪里?在于完美。不会犯错,就是谢顿计划最大的错误。

第二基地的存在,原本是为了纠正谢顿计划在第一基地的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偏差,然而第二基地真的存在吗?第二基地真的在起作用吗?第二基地和第一基地,又真的能互相配合吗?

群体心理看似有迹可循,但英雄是否真的会改变历史进程?某一个特殊的人类个体,是否真的可以打乱谢顿计划?

就算人类群体的进程真的可以预测,宇宙之中,是否存在一种群体,凌驾于人类之上?

机器人按照人类设定的程序保护人类整体利益,但这种利益,究竟是人类设定给机器人,还是机器人操控人类去选择?

实施谢顿计划的基地人类,又是否真的甘愿按照谢顿设定的轨迹进行下去?

反抗意识,是否是一个共性意识?

如果人类群体一起反抗,是否能对抗谢顿计划中对群体心理的预判?或是谢顿本身就预判到了群体的反抗?

如果说机器人引导着人类前进,那么同样的问题——宇宙之中是否存在一种群体,凌驾于机器人之上?

……

所有这些问题,塑造起了阿西莫夫故事中的反转和伏笔。然而这些问题,最终又是否真的全都得到解答。


阿西莫夫创造出了一个宇宙世界。

他下了极大功夫,融合了物理、心理、历史诸多学科在当时的成就,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造出了一个旷世蓝图,在如今的我读来,依旧胆战心惊,啧啧称奇。

这不仅是一部科幻小说,这是人类历史的缩影。

权利、阶层、统治、反抗、崛起、危机……十五本书一一铺开,故事的结局悲喜难辨,正如人类发展的历程,悲喜未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