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县城西街的湾街有家甜食馆子,因要爬6~7级梯坎,还要跨过一很高的门槛,所以又叫高坎子甜食店, 那时我们都管它叫高坎子或甜食店。
这家馆子里的工作人员全都是一些老头子和老太太,专门卖红糖糯米稀饭、糖水醪糟小汤圆、油炸糯米粑粑、油炸麻花、油条、甜锅盔等食品,(80年代后就改为了住宿店)。
那时候,难得偶尔口袋里有了一两角钱时,就会跑到高坎子哪里去憨整一盘,要先去门口柜台买竹牌牌,在柜台卖竹牌牌的是一个戴着老花眼镜的老头儿,说一口的西昌话,那每个竹牌牌都有个眼用麻绳穿起的,竹牌牌上面用毛笔字写着食品的名字,每一个竹牌牌已经被使用得油光油光的了。
还记得:红糖糯米稀饭5分钱一碗、甜酒小汤圆1角钱一碗、油炸糯米粑粑8分一个、油条5分钱一根、甜锅盔5分钱一个。
选买一碗红糖糯米稀饭和一个油炸糯米粑粑,然后就坐在高条凳上,由于食店里那八仙桌儿又高,只能苟着个脖子慢慢地享受,整得个饱嗝连天的......
食店里的甜锅盔很好吃,炕锅盔的是一个叫王婆婆的老太太,就在馆子临街的门口摆个桶桶灶炉子,里面烧着杠碳火(木炭),桶桶灶炉子上面放着个很厚实的黑黢黢的大铁盘子,那是炕锅盔用的,桶桶灶的旁边是一个案板,上面用白布盖着已经发好了的甜面团,一个盘子里摞着已经炕好了的金黄色甜锅盔。
那时候,每天上学时,都要从高坎子甜食店门口经过,那金黄色的甜锅盔散发出来的麦香甜味着实诱人,可兜里没有半毛钱,绝大多数时候,也只是早上上学路过时瞟一眼,中午放学回家路过再瞟一眼,饱个眼福而已!......
现在,北京华联超市和温州商城菜市场里就有甜锅盔卖,逛超市或菜市场时,我就会买一两个来吃,但是,现在的甜锅盔质地与口感已经找不到那儿时那种散发地道的、麦香甜味十足的诱惑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