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对于教学现场的教师,会等同于现成教材的知识点的概念。这是不对的。因为其中丧失了其方法论意义。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一线教师提出了从方法论的高度展开多样的“单元设计”的实践要求,也为教师的课程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自我空间。
“单元设计”一般是遵循ADDIE模型。
——分析(Analysis):分析学习者特性、前提条件(准备性)和教学内容,明确目标;
——设计(Design):进行教材研究,编制教学内容的可视化;
——开发(Development):梳理单元计划、教学流程,准备教材与学习环境;
——实施(Implement):根据教案,运用准备好的教材,展示课堂教学;
——评价(Evaluation):借助教学后的研讨展开教学反思。
单元设计,不是单纯的知识点传输和技能训练的安排,而是教师基于“学科素养”,思考怎样描绘基于一定的目标与主题而展开探究活动的叙事的作业。但是,从我的观察,教师在进行单元设计的时候,很多是依据重点、难点和考点来设计讲授、练习、检测、作业等,对不同学科所具有的素养要点,实际并不清晰。这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导致的结果,很显然,教师习惯于用纸笔测试来简单地推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其中非学术性如情感、学科兴趣、学习动机、价值、心理等,并不能得以关注。
另外,单元设计的设定一定是复数,一节课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目标。因此,有些学校的校本课程,据说超过100门,实际上可能不过是100节课时的课而已。这也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往往与学科素养的发展,最终成为两张皮的现状——学科教师和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各玩各的,不能真正起到校本课程支持学生丰富学习历程,支持其发展学科兴趣,支持其个性化发展的原因。
有研究指出,单元目标的需要三个条件或者三个要素得以保证实践效果:
——目标行为:学习者在学习之后能够做什么?
——评价条件:显示学习目标的行为,在怎样的条件下能够被评价?
——合格标准:怎样才能判断达成了目标?
对于学习者情况的判断,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关注:
——前提条件,为了达成教学的学习目标,学习者应该预先掌握什么?
——关联知识,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相关的内容,学习者有多大程度的掌握?
——学习意愿,学习者对于教学有多大程度的学习兴趣,有多大干劲、自信?
——学业水准,学习者的包括其他学科的成绩的水准,全校和班级内的学习者的一般智力水准等?
——学习方法,是否偏好同步教学或者协同学习,是否偏好信息技术的利用,以往达成哪些成功之处?
——班级特征,班级的整体特征(氛围、每一个学生的参差不齐的程度、有别于其他班级的特点是什么?)
基于此,日本的佐藤学建议,教师进行单元设计,需要两条腿走路:其一,是以“目标-达成-评价”的方式来处理应当理解、习得的知识模块的“教材单元”;其二,是以“主题-探究-表达”的方式来处理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活动的“经验单元”。后者,强调师生合作或者儿童自身的双手,打破学科的框架,作为儿童自身的经验活动的模块来计划与组织。后者,就需要教师打破学科壁垒,进行跨学科、多学科的整合,用一定的课时,保证儿童的学习过程的经验,能够打破封闭的、定型的框架。这也就是考验一线教师课程视野、教育信仰、以及对学生学科兴趣培育、学习动机激发的能力的最关键领域,也是其进行创造性教育教学的领域。
这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促进儿童的成长与教师的自我理解,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地方。
举个例子,英语都会有单元的;一般教师只会用“目标—达成—评价”来处理教材,主要就是研究重点难点考点,其余如兴趣、激情、投入等并不重点考虑。因此,需要另外一条路,就是用“经验单元”来处理好情感、兴趣、动机等被老师忽视的教材所应承载的部分,也是老师们需要加强的地方,用合作学习、讨论、展示、角色扮演等来补充。这也就是,英语的每个单元设计,要有教学重点,也要考虑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时候,即,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时候,需要基于课程标准,来处理这个未竟部分。
按照2011年义务教育的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很多老师并没有考虑清楚怎么组织学生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形成自主的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以及拓展阅读,比如完成第9条,初二学生每年要有10万字的阅读量。所以我鼓励老师们在课堂上多多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展示、表演,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不是简单的操练考试考点,以及运用21世纪英文报或新概念英语来拓展阅读。“单元设计”除了完成新课标的要求,还有兴趣的呵护、动机的激发、人文情怀的涵育。实际上,很多老师是把英语当作“半理科”处理了。
其实现在学校校本课程最大的问题是,与学科素养脱节,碎片化、随意性、没有结构化、系列化…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科老师不想积极参与,那些所谓的校本课程与培养目标,实际是割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