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风流》,想必大家都略听一二吧,皇家里有着许许多多的人才,例如王衍王敦等。但是他们都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家族。后来王家就出了一个国家而奉献的人。这个人便是王导,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想告诉大家:王导与王敦、王衍这两个人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呢?
王衍:他是一国宰相,却不思为国。只想着自己之后的生活,他精心策划,让自己的弟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因为他做的这一切,让时人为之鄙视,所以才导致了他后来的境遇。311年卒,享年57岁。
王敦:东晋开国功臣,王导之堂兄。建国后掌握当时的兵权,虽然是开国功臣,但是一直都有着夺权之心,最后发生历史上有名的“王敦之乱”,被堂弟王导阻止,未成功,324年卒,享年58岁。
王导:永昌元年(322年),王敦谋反,欲废元帝而立幼主,王导不赞同。,并领导平定了“王敦之乱”。事后,进位太保,太宁三年(325年),日月帝崩,王导与外戚庾亮,共同辅政。庾亮不听王导劝告,执意征苏峻入京,不久便发生“苏峻之乱”,后判乱为陶侃、温峤所平定。王导又驳斥了众人欲迁都的念头,稳定了局面,咸康五年(399年),时年64岁。
虽然这些事已经可以表达出王导与王敦、王衍的区别了,但是我觉得这些资料还不能表达出之间的区别。接下来我们就用几个文言文来表达。
王导:王丞相拜杨洲,宾客数百人,人人有说色,唯有临海一客姓任及数胡人为末洽,公因便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便无复人。”任大喜说。因过胡人前。弹指:“兰阇!兰阇!” 群胡同笑,四座并欢。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导这样做,是为了和东晋这个地方的胡人打好基础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以后的环境打好基础,王导是一个为了国家而“奉献”的人。
王衍:衍虽居宰相之重,却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说东海王越,曰:中国已乱,当赖方伯,宜得文武,歉之以任知。”于是让弟弟王澄做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因为澄敦曰:“嗯,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卿二人在外,而吾留此足,以为三窟”矣识者鄙之,这则文言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王衍不认真管理国家大事,只顾自己的人身安全
王敦:虽然没有文言文,但是我可以很确定的告诉你,“王敦之乱”发生的原因就是因为王敦的小我控制了他。导致“王敦之乱”发生。
最后我想说一下王导与他们两个人的区别:王导为国家所想,但是王敦,王衍却为自己而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