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力训练营第三阶课上问题)《夏夜里的人们》,讲述了一个芬兰小村庄的田园生活,人们在这里沉浸于朴素的爱情中,展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人为什么会喜欢田园生活呢?因为到了一定年纪,我们就会寻找内心深处的那份安静和平实。田园生活,就成为我们的心之所往。毕竟,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的心境也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就像如果我们如果航行在大海上,会不自觉地拥有《老人与海》中与大自然搏斗的勇气;生活在草原上,我们也会自然而然的像《牧马人》一样质朴和豪爽。
小乐老师说,人喜欢田园生活,首先是因为可以双脚思考。
我的理解是:平时,我们生活在钢铁森林里,每天就是从一幢大楼到另一栋大厦,就像跳跃于一棵又一棵的树之间,忙于收获果实、养家糊口的猴子。但我们知道,自己早已经进化成了人类。多年来的农耕文明,让我们都希望像赛珍珠的《土地》一样,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自留地”。就像《阿凡达》里的潘多拉星球的人类一样,每一个生命其实都连接着我们的经络和血脉。
田园生活,就是“少即是多,多即是少”的哲学。到了一定年纪,就要做减法了。小乐老师说,只有两种人值得我们沟通:一种是我们必须要去交流的人,比如家人,我们要保持和他们接触的通道。另一种是求教于我们,或者我们要去教的人——其他人都没有必要耗费我们的精力。这句话一直在我大脑里闪,这个减法是不是减的有点大啊!但是好像又不无道理。人生苦短,为什么要在无关的人身上浪费我们的生命呢?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要回归田园的主要原因——可以让我们肆无忌惮的做减法。世上99%的烦恼是自己或别人带来的。一个人学会了跟自己对话,向内求,学会了放下,如果再没有他人的纷扰,那是一个怎样的自在逍遥?你只需要和你爱的人相处,和大自然相处,这就是所谓的少即是多,多即是少吧。
不过,我们面对大自然,还是会缺少很多自信。因为从身体构成看,我们不具备与大自然抗争的能力。那麽,田园生活其实是介乎于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环境的一种平衡。在这里,我们走出家门,就是一派气象万千、勃勃生机,我们回到厅堂,就是相妻荫子,天伦之乐。这是一种进退自如的哲学,没有丝毫让我们致之死地而后生的残酷。
今天这一课,其实都是在说环境的问题。环境可以让无锡尚德和江西赛维如虎添翼,让他们成为风口上的猪;同样,环境也能够让他们的企业破产,一无所有。而田园环境,似乎就是一个世外桃源,给了我们的人生一个最安全的边际。任你大风来兮,我巍然不动,即是斯是陋室,也唯吾得馨。
回归田园可以让我们更愉悦、更健康。早晨,或者闻鸡起舞,或者睡到日上三竿。出门后,在暖暖的阳光下伸个懒腰,鼻孔里是浓浓的牛粪味,耳边是各种动物此起彼伏的演奏。找个阴凉的角落,打开今今乐道APP,听听今天小乐老师更新的书,写个读书笔记。然后在地里挖几个土豆回家,炒一个尖椒土豆丝,啃个自己蒸的大馒头。下午睡一个好觉,睡到自然醒。日头西落和三五好友聊聊天,喝喝茶,打打牌。晚上喝口小酒,录一个抖音,证明我在这个世界依然存在。睡前,翻出一部奥斯卡老片,看三遍,一遍看其中的思想内涵,一遍学英语,一遍了解它的剪辑技巧。有空再打一会儿坐,复盘一下自己今天是不是看片时间太长……。
漫长的冬季对我们田园生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所以在每年的冬春季季节,我会去国外旅游,找一找从农耕民族到游牧民族变换的感觉。总之,一年四季,五行应四时,生长化收藏,做一个梦稳心安的人,生不给别人带来困扰,死不给别人带来麻烦,最后叶落归根,了此余生,就知足了。
当然,有理想不能理想化,习惯了待在树上的猴子,能双脚落地就是一种挑战。未来有无数未知会困扰我们,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忘记。忘记自己的年龄,忘记那些诱惑和名利,忘记世俗看法,能记住的最多是白天有说有笑,晚上睡个好觉。
其实,胸中有丘壑,眉目做山河。心中有田园,身边何处不是田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