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不明白为什么,人往往在最亲近的,最爱的人面前,不愿意克制自己的脾气,由着自己的任性而不懂得收敛。而在外人面前,却是客气又周全。
后来才知道有一种表达深爱的方式是拒绝,是争执。用自认为最佳的方式去爱对方,哪怕不一定是对方心里希望的那样。
我的原生家庭一直以来践行着“打是亲,骂是爱”的家庭相处模式。当然打是没有的。小的时候,我是在爸妈的争吵、我和哥掐架的热闹环境中长大的。我不明白一直亲密无间、有说有笑的一家人,也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仅仅是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而争论不休。
一直以来爸爸对妈妈情深意重,毫不掩饰对她的宠爱。而妈妈一直敬重依赖爸爸,大事小事都完全依从爸爸的决断。他们一生的爱情至死无渝。私下里我和哥哥手足情深,不分彼此。
而在日常生活中却相爱相杀,不能好好说话。青少年时期我有一种隐藏于心的忧郁和困惑,就是不知道如何去把控家庭里的亲密关系。
是彼此亲密无间,毫无间隙,却有一说一,哪怕时有争吵的好?(这个度如何把握,才不会伤害到对方?)还是相敬如宾,客客气气的轻声细语好?(这种刻意的距离会不会让双方更加生疏呢?)我不得而知。
我只知道爱里用心用情最多的那方会输。先前是爸爸让着妈妈,爸爸妈妈让着我和哥哥,我让着哥哥。慢慢的我和哥哥长大,爸爸妈妈衰老,后来爸爸生病,就变成了妈妈小心谨慎的让着爸爸,顺着他的性子直到他去世,我和哥哥则宝贝一样的哄着失去主心骨的有时情绪低落还会无理取闹的妈妈,继而哥哥挑着家里的重担,挡在风雨前面保护着我。
我们还是习惯性的拌嘴。都用自以为是的方式为对方好,而且固执的要求对方接受。不过随着时光的流逝,体味过失去亲人的悲痛后,体会那份看似强硬的言语下,不愿意表达的深爱。有一种默然读懂过后的心酸。
就像今天中午,妈妈在医院里,我要送饭要上班,她不想我太累,就不让我再送,我不从,妈妈吃着吃着突然就赌气的撂下了筷子,说不听她的话她马上就不吃了。我走出病房,眼泪差点流了下来,为了自感年老无用,生病需要照顾,却又不愿麻烦后人的妈妈孩子一样的不可理喻的举动。一种拿爱来反向要挟对方就范的任性。其本质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拒绝却又爱意汹涌,用最激烈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无奈。
就像现在哥哥对我,从来都是用霸道专制的语气,其目的就是让我心安理得接受他的庇佑和保护。表面上粗暴而冷酷,而内在是满满的爱。
正因为是最亲近的人,才会在对方面前卸下伪装,露出精神内核和本性。看似简单蛮横的语言下,掩藏着都情愿为对方多付出一分的爱的坚持,不肯退让的争执背后,是浓得化不开的深情。
成年后的我,已完美的遗传并理解了这种亲人间爱的相处模式。不过也学会了滑头,表面退让,实际的坚持。就像答应妈妈不再送饭,哄着她吃完饭。后面该送继续送。
因为我已经明白,爱本身就是一场执意的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