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跟宝妈考虑要不要让Eric学钢琴。
这要是放在以前,我绝对举双手赞成。说起钢琴,好处那可是太多了,而且现在学钢琴几乎都快成了孩子们的“标配”,钢琴十级不再是凤毛麟角,陶冶情操成为学琴的另一出发点。
可是现在,我犹豫了。
买钢琴的资金投入暂且不谈,光每天每天练琴就够喝一壶的了,开始可能还有兴趣做支撑,到后来完全靠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斗智斗勇,坚持下来或许能练就一技之长,一旦放弃就只能扼腕叹息了。
其实,对于Eric的坚持精神我一点都不怀疑,我只是担心作为家长的我们首先会放弃,毕竟这种事儿也没少干,而且还在继续干着。
01
每天晚上的时间对于我们一家来说都很紧张,吃完饭之后要完成幼儿园里布置的作业(或画画,或涂色,或手工,或儿歌…),要看书,要下围棋,最近还要英语打卡,如果再加上练琴,难以想象会是一幅怎样忙碌的场景。
说到下围棋,其实Eric从开始学棋到现在,一直做的都很好。每天晚上七点准时参加线上吃子比赛,然后是吃子练习、AI练习、围空练习……总之,每天没有一个小时是不会结束的。
要不是每次我们都念叨“保护眼睛”,严格控制他在网上下棋的时间,估计整晚都不用干别的了。
对于围棋的坚持,Eric已经非常自觉了,就算是生病,他也要拿过来iPad做点习题,相比之下我就差得远了。
围棋书最近都没翻上两页,亲子学习的课程也就此停滞不前。有时候也是自己犯懒,Eric还小,根本不可能自己拿着围棋书去钻研,而我也没能担起教学的重任,最起码自己要先备备课吧,需要反思。
另外,这几天我也没怎么在网上下棋,随着等级的提高,对手的实力逐渐增强,心里也越来越“想赢怕输”,反倒是没有Eric对待胜负那么豁达。
想当初,Eric输给我一盘就要哭鼻子,输给比自己等级低的也要难过一会儿,现在则完全适应了失败。也许是输得多了,也许是真的成长了。
作为一项新技能的学习,我总是“三分钟热度”,刚开始激情四射、雄心壮志,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懈怠了,直到完全停滞下来。
就像尤克里里,好不容易学会了《小星星》的节奏和和弦,细数下来又有一周没碰琴了。有时候我会问自己:“坚持难么?”
难。不信你自己列个计划,每天坚持看书或是写作或是画画或是其他,能做到365天不间断的绝对是极少数。
有时候可能工作繁忙、生活琐碎,真的没时间去完成;而更多时候,则是自己懒了、松懈了,自己给自己加戏码,放一天假或是调整休息,于是就中断了。
可是,坚持真的就那么难?
其实也不是。有的人业余时间坚持写作,于是写出了科幻巨著《三体》;有的人一有时间就背诗,于是背出了诗词大赛的冠军;有的人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于是我们抬起头仰望着他们的成功。
可能有时候我们确实还不具备某些能力,但只要每天都坚持训练,总有一天你也会收获属于自己的一技之长。
02
Eric的幼儿园里有很多器械,每天孩子们放学后都撒欢儿似的跑跳打闹,不亦乐乎。
以前Eric特别喜欢去抢小车,骑在上面美滋滋的,在操场上转几圈才心满意足地回家。后来,开始接触其他更有挑战性的器械,比如滑索、云梯等等。
有段时间老师鼓励孩子们去尝试云梯,我还不屑地认为“孩子太小”,很多大人都走不了全程,何况四五岁的孩子呢。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有的孩子在没怎么练习的情况下就能 一口气走下来,臂力超强。
Eric因为臂力不够,没等走到一半就掉下来了。有段时间他特别抗拒,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我们也没有着急督促他,只是告诉他坚持练习就会有进步,就像学习围棋一样,从开始一点儿都不会,到现在已经18级了,都是每天坚持学习的结果。
也不知道是不是听从了我们的建议,Eric从那以后每天放学都要去练习云梯,那段时间手掌上都磨出了水泡,可是就算磨破了也没有放弃练习。
终于有一天他回来高兴地跟我说:“爸爸,云梯我可以走到头了!”
“是嘛?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么厉害。”我问他。
“我每天都练习一点就会有进步,所以一定能成功。”
不只是云梯,幼儿园里的很多器械Eric都是通过每天坚持练习慢慢地熟悉,“每天进步一点”似乎已经成了他的人生信条。
都说“没有坚持不下来的孩子,只有坚持不下来的家长”,不仅仅是在练琴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
小区里有个四岁的孩子,跟Eric是好朋友,最近刚刚开始学钢琴,父母就投入巨资,买了价值不菲的进口钢琴。
我们问她:“坚持不下来咋办?”
她们说:“琴都买了,再怎么也得坚持,何况已经坚持了大半年打乒乓球,我们都有信心。”
是啊,那个孩子不到四岁就开始去俱乐部练习乒乓球,期间经历了哭闹、抗拒甚至尿裤子,但坚持到今天,已经养成了每天主动练球的习惯,而且他也是俱乐部里年龄最小的过级选手。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过的一个关于福原爱的纪录片,导演从她四岁开始跟拍,一直持续了二十四年。
我们看到了小小福原爱练球崩溃到大哭,却依然坚持“我要练球”;我们看到了正直青春年少的爱酱没有因为成功而迷失自己,反而孤身一人来到中国历练;我们看到了成年的福原爱因为错失奖牌而痛哭不已,可是哭过之后依然紧握球拍坚定练习。
虽然福原爱没有得到过三大赛的单打冠军,但她一路坚持下来,依然受到了球迷们的爱戴。伦敦奥运会她和队友一起获得了团体银牌,她的妈妈高兴地说:“好重啊,这二十年都在这奖牌里了,好重啊。”
如果人生可以用重量来称量的话,二十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段分量。只是,有多少人在坚持着,又有多少人没有坚持到底,半途而废。
03
Eric幼儿园的微信群里,每天都能看到家长发送的照片,孩子们在家有的坚持读绘本、有的坚持识字、有的坚持画画涂色、还有的坚持运动。
老师每天都会提醒养成好的习惯需要坚持,那些真正能坚持下来的绝对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果。
有时候,我们真的要向孩子们学习:面对幼儿园的陌生环境,他们努力克服直到适应;面对识字的压力,他们一遍遍复习,日积月累;面对周遭的挑战,他们内心的倔强激励着前进的步伐,不断成长。
想想自己,制定好的运动计划总是夭折;买回来的书没翻上几页就束之高阁;还有一直憧憬的诗和远方,真的永远都停留在远方,不曾追逐过哪怕一步。
早上刷公众号的时候,又被“别人家的孩子”震惊了——5岁男孩,9个月读完408部20000页英文书籍……
不只是这些,小小年纪已去过40个国外城市;5岁已会唱百首古诗;每周写三篇英文日记;钢琴准备报考英皇二级;围棋四个月取得11级证书;3岁开始学游泳,已经掌握自由泳;就连涂鸦都已经积累150多幅作品了……
文章后面的评论有称赞的,毕竟只是一个5岁的孩子,很多成年人都未必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也有质疑的,认为孩子应该快乐的成长,取得这些所谓“成就”的代价是孩子失去的童年。
我不想讨论孰是孰非,只是这个孩子和家长背后的坚持精神让我钦佩不已。不要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单单其中的一项放在自己孩子身上,只要能坚持下来,我就已经知足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好习惯千千万万,在让孩子坚持下来之前,我们是不是也该问问,自己能做到多少?
一本育儿书中曾说:你可以向孩子传授自己的价值观,但是要通过以身作则,而不是通过说教,或者权威。你可以传授任何你认为对的价值观,但是你自己首先要做一个恪守这些价值观的榜样。
这就是父母作为榜样的力量。
三人行必有我师。哪怕这个老师是自己的孩子,也要虚心地接受教诲。在Eric努力坚持的时候,我也要跟上他的步伐,在坚持的路上陪伴他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