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坐落在武华山脚下,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小村庄,1997年之前这个村庄都是土胚房,住着大概四十户人家。这里的青壮年长期在外漂泊打拼,妇女和爷爷辈的老人在家耕种。这个村庄世世代代以耕种为生,有一位老爷爷当过兵在粮管所工作过,有点退休金。70后的有两兄弟考上了大学据说在厦门教书我也不认识那只是听说。还有一位小学老师的儿子也是70后也读了大学。全村人都以他们为荣,我们村子终于有大学生!我们村里的能干人,有两个当过兵(按字辈来说叫堂叔但是没有来往),一个曾经在田埠卖家电,卖成百万富翁,前几年一场意外发生火灾,导致经济有所损失,其实这位堂叔留给我的印象特别好,我的眼中他就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说一不二。还有一位堂叔样在361度做后勤经理,工资月薪近两万,已定居泉州。虽然同村人,从我出生到现在还没坐下来聊过天。还有两位高材生,90后宁中毕业读了本科,一个我堂弟在会昌中学教高中物理。一个我现在的邻居也是同村人据说学医的已毕业具体什么工作不清楚。这个世代为农的小村庄,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这个村庄几乎没有人居住了!大部分都迁移到了宁都,经济能力差点的在马头。在这里我要说说我的亲叔叔,他没多少文化,可是是村子里最重义气的人,他手头紧的时候没人帮过他,他手头宽裕的时候亲戚朋友都向他借过钱,然后他包工厂帮助过很多亲人解决了就业问题。贡献也很大哈!这就是我村庄的风云人物。哦!我忘了,我们村里的小学老师,村子里的人家里有什么喜事必请他写对联,爷爷辈就他有文化。
我们村里的建筑,最先做房子的是大叔叔家,九几年的样子花了一两万。可惜还是土胚房。接着也是我村里包煤矿的人家里做了一套类似别墅一样的两层钢筋水泥房,还没到两千年,那时他家是村里最有钱的,室内装修赛过宁都州的套房,接下来我的邻居做了钢筋混凝土套房了,两千零二年我家做了钢筋混泥土套房。接下来又有好多家做了钢筋混凝土套房,并且简单装修了。小叔叔家是最早搬出小村庄去马头集市居住的!
我的学校,一二年级我在家隔壁土胚房里采用复式教学进行上课的,我压根没读过幼儿园,年龄没到读了一年学前班。学前班那一年让我体验到差生的感受厌恶学习,我只能考五六十分。正式读一年级时才能考满分,那时我们班一年级七个人,我们三个女生占据了一二三名,那时我不是学习最好的连班长都没当过,成绩最好的要数我现在宁都邻居家的女儿。三到五年级我们不得不去离小村庄三里路的九联读书,这时候各个小组凑集起来的人有三四十号人一班了,记忆犹新的是四年级,我们到田埠参加六一演出和数学竞赛。五年级时小升初分了好差班,我们整个九联完小只有三位同学进入了好班,很幸运我就是其中一位。初中在田埠读,离家二十公里,我们还是周末返校,结伴走路去,这就是我一直特别能走路的原因,锻炼的。
我的家乡四面是山,有一条小河。读小学时要去河里挑水喝,河里的水特别清澈,经常能抓到鱼与螃蟹。不知是谁提议的我读三年级时捐了自来水,终于解决了喝水问题。家乡的水是山泉水,能与冰镇的矿泉水相比拼,记得有旅客去武华山路过时会带瓶子来装山泉水。家乡有果园,李子和水蜜桃成熟的季节。我们一伙小朋友趁没人的时候去摘几个,藏起来悄悄吃完。家乡的野果子也特别多,比如春天,有茶耳朵,野生草莓,地茄子。夏天,杨梅,梅子,秋天,美美沙,掉茄子,牛卵陀,野生奇异果。冬天,山楂。我们家乡压根不需要买菜,很多野菜,竹节菜,田螺,春笋,风竹菜,泥鳅,鱼,花蛤,野卤鸡,还能吃到野生动物。我记得我去田里拔过禾苗被马王齐吓怕了;我记得我挖过竹笋,亲眼目睹青蛇挂在树上;我记得我去武华山采摘过野生板栗,被那里的美景吸引了,感觉站在半天云雾之中,晕圈了。
家乡的经济作物是白莲和稻谷,小学时每年暑假我们都在做白莲,每家每户都种。靠这个农作物换钱交学费。最有意思的事是比赛做白莲,每次都是我输!同时还会去帮别人做白莲挣钱,每年暑假能挣到一笔钱买学习用品。自我初中以后貌似没做过白莲了,因为家里没种田!留守孩跟爷爷居住在一起。
这就是我的家乡,不管何时我都记得我是农村长大的,从小到大没少吃苦,也养成百折不挠的个性,同时勤俭节约不攀比,有钱也不乱花的好习惯!农村人憨厚,慷慨,不爱计较!你喜欢我的家乡吗?能接受这么俗气的女孩吗?不爱吹牛哦!没钱无法显富哦!踏踏实实的本分人哈,没有心机哦。
附:我家在老家种了脐橙树和松树,今年开始老爸老妈会隔断时间去施肥,松土!终于有自家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