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豆瓣上的一个话题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家庭生活中那些不好好说话的时刻,顿时引发了众多人的共鸣:
这应该是绝大多数人都羡慕的事情吧……
好好说话,就是用适宜的态度、措辞、语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一个受过基本的教育的人而言,并不是一件难事。在面对陌生人或朋友时,我们出于礼貌与尊重,会揣摩用词,端正态度,认真地回应对方、尽可能给对方提供最大程度的方便与帮助。然而,在与家人的相处等亲密关系中,“好好说话”似乎已经从最基本的行为要求转变为无法企及的道德高峰,和家人好好说话,太难了。人们下意识地认为没必要考虑那么多, 否则就见外了。人们相信与家人之间的默契,亦因对方的“不满我意”得回馈而失望。
以上的两个场景应该是很多人再熟悉不过的童年记忆吧。有种愁叫做“妈妈一让找东西就犯愁”。
近年来,“原生家庭”这个词被社会心理学界热议,很多人也将自己性格方面的缺陷、自信的缺失等归咎于家庭环境。甚至成年之后,“与父母平等对话”的梦想依旧遥不可及。
父母居于权威的位置上,定义着孩子的现在甚至未来,给他们的童年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父母的控告如一个魔咒,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随时于不经意间蹦出来,特别是在面对失败的时候,让他们也更容易用父母的言语定义自己。
父母彰显权威的另一个有效方式是重申“我是长辈”。这句话如“王炸”,碾压一切反驳。“长辈”一词所包含的恩慈、宽容、接纳被自恃、娇嗔取代。
小时候渴望爱与尊重的孩子们立志长大后不成为父母的样子。然而,长大后的我们,也常常对父母表现出不耐烦。有多少时候,我们是以“哎呀”回应父母的关怀,以急躁的态度“帮助”不会用各种智能设备的父母,我们也开始不会“好好说话”了。指责、埋怨、愤怒也被我们滥用。关系的撕裂从由单向变为双向。
《麻雀变凤凰》一书的作者在成年之后,试图与母亲修复破碎的关系。但童年尖锐的话语造成的伤害让她仍然为着自己在母亲面前自觉“不够好”而难过,母亲的话刺透她的心。这样的心灵创伤与阴影,并不是时间可以愈合的;双向的诘责与排斥也使作者的母亲深感自己不被认可,作者第一次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对母亲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我们与家人之间本该温存的对话,常常被相互指责与拒绝取代。
夫妻之间的相互指责
如果说父母那一代的人身上满载的时代的烙印(苦难、压抑、挫败、梦想的破灭)是造成代沟最本质的原因,那么朋辈之间的相处应该容易得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冲突的关系、暴戾的言语、挫败的感受在夫妻关系中同样真实而深刻。
话语的内容常显示着我们的骄傲。我们经常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对方,特别是在那些我们自认为做得很好的事情上,视自己的标准为完美,却不考虑自己是否也可以恒常达到我们的言语所带出的标准。
虽然绝大部分人都认可夫妻之间彼此肯定的言语具有不可言说的巨大力量,可以温暖人心,带来和谐融洽的关系,使家庭的气氛美好。但是,经常从嘴中说出来的句式则是反问、命令以及各种表示不耐烦的语气助词。这些说话方式也总表明:我们认为自己的认知是对事情的唯一的合理的解释。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喜欢、被了解、被接纳,希望自己的存在能给别人带来愉快。我们也在尝试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表达关怀、给予帮助,却总是陷入“好心办坏事”的怪圈之中。有些家庭甚至都不能在餐桌上聊天,说不了两句话就会起争执。无论是“我是为你好”“我认为这样更好”“我早就说过”还是“你怎么就没有……”“让你不要……”,这些话的中心都是“我”,而非对方。缺乏同理心的指手画脚,必然会带来责难与伤害。
爱的目的,不是得到你想要的,而是为了你所爱之人的福祉去做些什么。家庭,是我们最真实地展现自我的地方,也是见证我们各种不堪面目的所在。对家人好好说话,是我们稍不注意就会丧失的能力,是我们需要不断温习的功课,有时甚至需要重新习得。
箴言12:25 “人心忧虑,屈而不伸;一句良言,使心欢乐。”
(本文图片来自豆瓣与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