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有感觉的书

"自卑感来自主观臆造",这个观点来自一本有趣的书,整本书都是用辩论的方式呈现,一个青年和一个哲人,在互相的驳斥讨论中,来寻求人生问题的最终解药。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自卑感是书里面重要的讨论内容。青年问哲人,为何我是极其自卑的人?哲人说,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我们的主观性解释。也就是说自卑感是一种感觉,而非事实。

这让我想起一位朋友,很有代表性,在别人眼中是属于生活幸福的一类人,从农村奋斗到城市,性格温和,工作优越,家庭和睦,孩子出色,可是她过得很不开心,觉得自己处处比不上别人,常陷入深深的自卑感中。身边的人就很着急,告诉她,你应该很快乐才对,你看看左右那么多人,哪是每个人都像你过着这么美满的生活?老公孩子都省心,自己事业在发展,有什么理由觉得自己不好呢?

这样的劝解很难在她心里引起波澜,因为那个不好,不如人,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啊,而且经常干扰自己的生活。比如她生日下决心买了钻戒,是自己最喜欢的简约的款式,刚到办公室,发现对桌的钻戒比自己大了足足一倍,还是最新流行款,受伤的感觉立马袭来,自己手上的钻戒怎么看都是一种“劣等感”。比如,有人在工作中提出反对的意见,她立即感受到一个最不好的自己被呈现在大家眼前,甚至来不及考虑意见是否有道理,是否需要被采纳,那种被否定的感觉袭来,波澜不惊的外表下,情绪已越过了几多起伏,留下的只有熟悉的自卑感。

这个劣等感的位置,是她熟悉的,她会常常把自己放在那样一个位置上,感觉自己是最差的那一个,虽然在头脑里面,多少次她告诉自己:我还不错。两个部分都是她,这样内在斗争的人生,很辛苦,而又无法为外人道。

我们会看到,自卑感是一种主观的臆造,那么主观就有了个重要的优点——可以用自己的手去选择。就像阿德勒所说的:“人并非取决于环境,而是取决于对环境的诠释。”

那个熟悉的自卑的位置,还选择待在那里吗?之所以还没有走,可能是因为那里的感觉太熟悉,它被小时遭遇到的羞辱,不断被比较后难言的伤痛,被忽视冷落后体验到的弱小......把我们留在了过去的那个时刻,让我们的心还是个小孩子。现在,长大了,可以选择待在自卑感那里,也可以在别处。

或许那位朋友可以看到,那枚戒指,简单宁静,像极了她,淡淡的、不经意地在黑夜里闪着璀璨的光。

那么,为何要用通篇辩论的方式来写一本书?那很像我们的人生,我们最爱的,就是跟自己较劲,文中的两个对话也仿佛是来自内心深处的两种声音,这本书,也有个吸引人的名字《被讨厌的勇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我一和喜欢的人接触就脸红,不得不避开ta,该怎么办 但是,只要有脸红恐惧症存在,她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
    你_be75阅读 964评论 0 0
  • tableView优化: 1.cell的重用 2.dequeueReusableCellWithIdentifie...
    没能唱给你的歌曲阅读 651评论 0 6
  • 1禁用nouveau 方法一:直接移除这个驱动(备份出来) 步骤如下: 终端中运行: 如果有输出则代表nouvea...
    foochane阅读 7,183评论 0 0
  • 金日冬至。 冬至一陽生。 轉眼又到了一年歲末的冬至。在老家,向來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冬至在古書中的記載如下:...
    如馨阅读 55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