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我第一次进大观园的时候,只有二十出头,正在谈恋爱。那时候的大观园还没有全部竣工,属于边建设边对外营业,场馆也不齐,但因为宣传力度大,周边地区几乎家喻户晓,加上大观园建在上海青浦的淀山湖畔,与苏州吴江的交界处,简直就是家门口的风景。对于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来说,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赏景佳地。
因为路线近,大部分青年是骑自行车去的。我刚学会骑车,不熟练,胆子又小,自然不敢骑车贸然前往。
记得这一天,我和男友是乘公交车去的大观园,尽管相隔不远,但因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交通还不发达。倒了几班车,步行一段路,才到达目的地。
恋爱中的小青年,心里甜蜜蜜,充满幸福感,眼里的世界也是尽善尽美。美景当前,我们的黑白相机留下一张张照片,胶卷换了多次。
那时年轻,书看得少,对大观园里的场馆认知只来源于越剧《红楼梦》。
九十年代初,我已经做了母亲,彼时的大观园也正式对外开放,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三八妇女节,单位放假半天,运货的掛机载着一船妇女前往大观园。
那一天,风和日丽;那一天,人山人海。每个景点都是人满为患。在大观楼的厅堂里,有个摄影点,爱美的女士排着长队等拍古装照,自选服装,匆匆换上,在元妃金光闪闪的凤榻上摆个造型,快速成像。
多年以后,我和妹妹也去了一趟大观园,拍过几张照片。
后来,经济发展了,交通方便了,家门口的大观园反而不去了,舍近求远,去了更远的地方,甚至国外。
或许和我一样的想法,以致于大观园渐渐冷落,游客稀少。
今年春天,《湖区旅游》杂志首发,我和几位文友在大观园对面的旅游公司开会。会议结束后的黄昏,我们在大观园的外围流连徘徊。昔日游览的场景一幕幕浮现,突然很想进去,重游大观园。
机会来了,只是我已经做了外婆,按照北方的称呼,叫姥姥。
昨天,《湖区旅游》举办作者座谈会,借此机会,我又来到大观园。
与前几次不同的还是人。
最高存客量为5271人,现有80人。游客中心的电子屏显示让我们膛目结舌,难道大观园真的如此式微?
巧遇老同学全家是个意外。他们也是趁着周末,天气晴好,三代人来此逛逛。
还有不同的是,同行者都是文友。来自淀山湖周边地区的作者,新朋老友共十多人,因为有着相似的兴趣爱好,大家处得融洽,游得尽兴。
曹军珍的陪同,是本次活动最大的收获。她在大观园里工作了二十多年,熟悉这里的一花一草,对每个馆里的藏品或者家具了如指掌。一个个景点看过来,结合曹老师的讲解,原先不解的地方一下子豁然开朗。
有文友说,看来看去,与以前不一样了。是的,二十多年来,当初的小树长成了大树,青春的我们步入中年,又跨入老年,无论大观园的实景还是我们的心境,都在走向苍老。
世界每天在发生变化,即使我们认为春天开的海棠和牡丹,居然也在深秋里恣意绽放,迷惑了季节,迷惑了人。
"绕绿堤,拂柳丝⋯"隐隐传来,我猛然想起,这是我高中时期从同学慧萍那里学会的第一个越剧片断。
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