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生长在水田或河湖沼泽多泥的地方,是一种无鳞的鱼类,头尖,尾扁大。泥鳅共有二种,一种是红腹的,另一种是绿色花点的,繁殖力很强。当天气发生变化时,泥鳅的敏感性很强。天气稳定时,泥鳅沉在水底或泥浆里不动,天气转坏时,它很不舒适,就不钻在泥浆里,而游落在水的下层,井经常到水面上吸气,喋喋作响。如气压急剧下降,天气变坏,它就暴跳起来,甚至可高出水面一、二寸,并连跳四、五次,这说明必将有暴风雨来临。
广西容县初中曾将泥鳅养在玻璃水缸中进行观测,有一次当太平洋有强烈台风向西北袭击广东、广西之前,他们观测泥鳅动静,预计不久将有暴雨(当时他们不知有台风),结果预报准了。观察泥鳅时,人应距离水缸远些,以免惊动泥鳅,影响观察。泥鳅的饲养和护理不复杂,可选三至五条泥鳅,放置在装有三分之一清水的玻璃缸中,两三天换水一次,注意不要损伤它的身体,因为受伤害的泥鳅活动能力差,影响它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因此,泥鳅如受了伤害就不要再用。
泥鳅是捕食水中的细小动物和以泥浆中的腐植质来维持生命的(它也能忍耐饥饿,可以一二个月不吃食,不过活动力要减弱),因此,可以每隔些日子把肥沃的含有腐植质的泥浆放在盈子里,盛满水,莱泥能在泥浆中寻找食物。如能捉些小蚯蚓耠它作食料是很好的。二十四小时后再把它捉入玻璃水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