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把杜甫的《登高》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并不为过,从内容、格调、意境、修辞手法等方面综合来看,还真找不出有哪一首七律能超过它。
《登高》是杜甫对自己后半生的总结,把他那种沉郁、顿挫、厚重、悲壮的诗风展现得淋漓尽致。
要赏析《登高》的艺术特色,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安史之乱”从755年开始到763年结束,让大唐王朝从此由强盛走向衰落,也让许多老百姓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杜甫便是其中之一。
“安史之乱”被平息后,其他军阀又效仿安禄山和史思明,导致此时的大唐王朝依然处在动荡中。杜甫无处落脚,食不果腹,只能南下四川投靠剑南节度使严武。在严武的帮助下,他在成都建造了“杜甫草堂”,在这里度过了几年相对安稳的日子。
不幸的是,765年初夏,严武因病去世,杜甫失去了靠山,再一次踏上流离失所的生活。只能去投靠夔州(今重庆奉节县一带)的一个故友。这个故友是当地的都督,虽然生活相当困苦,但还是收留了杜甫,让杜甫在这里生活了三年。
767年秋季的一天,杜甫登上夔州城外的高台,看到萧瑟的秋景,联想到自己漂泊不定的人生,有感而发,创作了《登高》,可以说,《登高》是杜甫晚年生活的自画像。
《登高》之所以有“七律第一”的美称,我以自己的理解,主要有三个优势。
其一,全诗8句是4副优秀的对联。
《登高》全诗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对联讲究对仗和对偶,上下联的字数、含义、词性、意境都要对上,才能称得上优秀对联。
反观《登高》,一二句、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完全是四副无可挑剔的对联,并且,上联最后一字都是仄声,下联最后一字都是平声,进一步深化了句子的节奏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
其二,观察细致,用词、用典非常精准。
杜甫写诗,就如同匠人对玉器精雕细琢一样,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习惯,能提炼出最精准的字词用在句子里。《登高》56个字,每个字都无可替换。尤其是对形容词和动词的运用非常精准,让句子生发出一种饱满的艺术张力。
比如,第一句里的“风急天高”和“渚清沙白”,“啸”和“飞”,第二句里的叠词“萧萧”和“滚滚”,第三句里的“悲秋”和“多病”,第四句里的“繁”和“浊”,根本找不出替换它们的形容词和动词,若强行替换,立马会让句子的意境和情感色彩损失不少。
其三,寄情于景,把“意象”抒情的手法发挥到了极致。
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能在读者中间流传数千年,根本原因是古典诗词掌握了用“意象”来抒情的奥秘,“意象”本身就是抒情的载体。
什么是“意象”呢?就是一代代文人对一些常见事物经过长期渲染和美化,让它们带上了中国式的审美情感,成为一个鲜明的审美象征符号,能激发人们的审美联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比如,提起月亮,人们自然会想到思念和乡愁。说起太阳,就是温暖和光明的象征。提起梅兰竹菊,会想到君子风度。
杜甫在《登高》里,每一句都有鲜明的意象,如,第一句里的“风”和“渚”,它们本身是漂泊不定的东西,正好象征了杜甫此时的身世。第二句里的“落木”和“长江”,本身就是延绵不绝的东西,给人一种看不到头的感受。第三句里的“秋”和“病”,本身就是萧杀的东西,看到它们不由得产生悲戚之感。第四句里的霜鬓和酒杯,本身就是跟烦恼有关的东西,象征了孤苦。
这些意象自带抒情特质,只要看到它们,很容易感物伤怀,联想到杜甫漂泊不定、孤苦无依的落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