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嘴”心目中一直有,真的去时才知方位模糊。
教员、校长,包括门卫,都显露出一股师者之风。
“你的儿子?”
“女儿,小的。”
“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女孩子,能够积极参与学校的多项活动,是我们父母疏忽了,现在才来联系学校,还是孩子催我来的。”
……
“稍等,查一下。”
“到时通知面试,是这样的,已经三百多人报名,只能双休日面谈,一期只好安排五十名的。”
索性一中了解下吧,反正来了。
“只能摇号了,一般是六月初。”
要号码与留号码的杂聊里,倒谈起生意门路。
“天目湖”的,“种子酒”的。
一中应该不是民办的。
下午的“外国语”倒是符合了我一直以来的打算:真正没处去,外国语住校去!
“我们本来六个班的,今年只开四个。打算四十每班,只收一百六,至多算来一百八。”
“怎么考虑起少班。”
“想择优、创优……”
“哦,这个想法也对,必竟选择来上的,都是希望以后有所建树的,总的说来,这就是母校。”
“276.5,成绩可以,希望三、四天内来确定下来。”
我却不知老二还创造下过这个小升初时起关键作用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