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凯捷两年了

昨晚是五一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从青岛回到武汉。坐在车上,翻看着手机上的微信,很多群里依然在谈论着工作;刷刷朋友圈,不少同事在回家的路上,在机场或是高铁。我打了几个电话,计划着节后的行程,和朋友聊了会天。这一幕幕似乎特别熟悉,我之所以喜欢顾问的生活,是因为我能一直工作在业务的最前线,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很多朋友,大家相互支持,齐心协力。

来凯捷两年了。

作为一名管理者,我一直力图使团队承担的工作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感。然而,随着团队规模变得越来越大,现有的运行体系超出了团队将所做工作不断内化的能力,于是节奏变慢,争斗也没法避免。我看到有三种力量:客户、竞争和变化。它们或各自独立、或聚在一起。正是这种力量的存在,使得很多看起来正确的动作也没法积极开展。回想过去的一年,我的很多想法发生了变化,我也得以在不断学习中成长。

业务

去年疫情反反复复,工作中许多事情处于不可预知的状态,今年依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然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是毋庸置疑的。市场足够大,机会也很多,主要原因是:客户需要有人能够给他们提供数字化整合服务。如果说过去的几年还只是技术整合,在今天,整合已经呈现出全新的层面,即由以核心业务程序为主的技术整合逐渐转变为技术、业务与组织的整合。在凯捷,我们销售的是我们的能力和知识。我喜欢郭士纳在《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中的一句话,它很好的诠释了专业服务的价值:“将你的IT资产——产品、设备和员工都转移到我的系统中来。我将全部掌握它们、管理它们、确保它们保值增值,并许诺你的公司将总是或差不多是引领技术潮流的公司,还有,我也可以保证你的公司的运营成本比现在要低。”  

我们真正的挑战,是能否在我们所要承诺投入的时间、资本上,以及建立在经验和纪律的基础上获得成功。这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能力。

也正因此,这一年来,我越来越深刻理解大军团作战的道理。很多管理者认为小团队动作敏捷、有创业精神、反应迅速,而大团队则动作缓慢、缺乏效率。然而,我们越是考虑这一行业发展趋势的长期意义,我们就越是有理由去形成这样一种观点:大,很重要。因为规模就是杠杆。深度和广度可以容纳更大的投资、风险,以及更长久地对未来进行投入。

团队

这一年于我最大的收获,是对团队管理有了深刻的理解。我一直不喜欢用“管理”这个词,因为认为管理本身限制了人的创造。但其实现在看来,这样的理解本身也有些片面——它混淆了管理与内卷的根本区别。我理解管理与内卷的最大不同,是作为管理者的态度,也就是:对自己狠,还是对别人狠。管理者对自己狠和严的程度,应当远高于对其他人。你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都能做到,而且极为自律,若干年如一日。十多年来我一直工作在咨询行业,总结出一条规律,只有我们担心客户的问题比客户担心自己的问题还多的时候,我们才能成功。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不敢止步”的毅力,以及“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

我算是幸运的,虽然已不年轻,但幸而没有过于“中年发福”;虽不能保持二十多岁的轻盈,但至少还不油腻。再者是还能坚持读书和学习。我并不同意职场上对于“中年危机”的过度解读,一个人如果长期做事、训练,虽然体力、精力肯定不如以前,但是会获得其他随着岁月流转而增长的东西,比如见识,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以及一种日积月累的战略笃定。曾国藩认为做事要勇猛精进,处世要豁达恬淡。所谓“刚柔并济”,就是用平常心处世,用进取心做事。手上有刀,心里有佛;脚下有闹市,心中有山水。这一切需要阅历与见识。

我在很多事情上依然步履蹒跚。我和一支很大的团队并肩作战,执行是一件艰苦、困难和琐碎的事情,我需要确保组织这架机器能够一米接一米地,一千米接一千米地、以及一个里程碑接一个里程碑地向前行进。这一年来,我不再相信“天气预报”式的期望,而只相信“未雨绸缪”这个朴素的真理。我需要越来越快地作决定,尽管我心中常有所顾虑。对团队说“抱歉”是没有用的,团队需要方向感,以及由成功带来的动力。

我花了很多时间来建立管理梯队,这是最为复杂的事情,我也依然没有做好。业务决策不应该依赖于一个人的观点。很多时候,我们的想法需要快速验证,需要秉持开放的心态去学习。我要求所有的管理团队积极思考发展策略:我们将采取什么样的短期步骤以进一步加强客户关系、提高团队能力以应对激烈的竞争?我们应该如何思考我们的中期和长期战略?面对团队,我希望我们都能倾尽全力。

两年了

老板和我说,我的工作至少有50%的时间需要处理复杂且艰难的对话。我性格并不强势,但也能处之泰然。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It’s nice to be important, but more important to be nice。”意思是说,成为了不起的人的确很好,但更了不起的是成为善良的人。这样的想法绝非仅源于某种“立功、立德、立言”般宏达的志愿,更多的是一种对于团队变强的真切期待。

许多年后,我们会想起来,这几年来,疫情反反复复,经济形势不大好,优化、内卷、躺平之类的词在耳边喧嚣。而我们这样一群人,聚在一起,互相鼓励,砥砺前行。KPI是要完成的,这既是责任,亦是情怀。多年以后,我们都会感谢这所有的经历。

春节后,我办公桌上新放置了一个“山水”的摆件,有山、有水、有光,我很喜欢。水无常势,事无常态。打开一盏灯,拉过来又拉回去,说不尽的故事,但一切皆需有度。

写于2023年4月30日凌晨,武汉。

参考阅读:《来凯捷一年了》、《建设卓有成效的数字化团队》、《IT团队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