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对着当空皓月和那遍地银辉
念想着 7 年未见的胞弟苏辙
回溯辗转各地的几年
挥笔之下,句成千古
图/宋徽宗赵佶《文会图》局部
时光的流逝冲不淡游子归根的向往,沧桑岁月让曾经的奋斗愈发历久弥新。
对于五邑侨乡的侨胞而言,中秋节,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围坐一桌团圆宴,共赏一味酥软的月饼,共品一壶家乡的陈皮茶,更加深刻地诠释 “团圆” 二字了。
1291 年春天,一个中国商队从港口出发,先到达今天的印度尼西亚,然后进入印度洋,最终抵达位于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的港口。
商船上是来自元朝的公主阔阔真,她正是乘坐中国海船,沿着中国人开辟的航线,远洋跋涉来嫁给位于今日伊朗的伊尔汗国国王。
不知道作为元代宫廷御膳、御药的新会陈皮,是否在阔阔真公主的嫁妆之列。
但早在宋代,作为历代宫廷养生美容长寿贡品的新会陈皮,就以东方神秘特产随着中国商船扬帆远行,走出了马六甲海峡,从东南沿海出发驶向广阔的印度洋,并为后人留下了“新会陈皮 · 侨商古道”的传说。700 余年间,各国商贾通过水路和陆路,将新会陈皮销往东南亚、阿拉伯半岛,甚至美洲等地。
新会所在的江门市,被称作“中国第一侨乡”,以江门为祖籍的华人华侨遍及全球上百个国家,加上分布在港澳台的江门籍同胞达 400 万人,其中新会籍海外侨胞、港澳台乡亲约有 80 多万人,近现代的欧美华侨名人、许多耳熟能详的港澳明星都是新会籍。
据《五邑华侨华人史》记载,新会陈皮,随着五邑地区华人华侨的脚步,行销全球各地,仅过去 200 年间新会陈皮就陪伴新会侨民走出国门,行至全球 70 余个国家与地区。海上丝绸之路陈香悠悠,将游子的情愫静默陈藏,一部华人华侨的历史,一部新会陈皮出海的历史。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严厉禁止海外移民,直到跟英国人荷兰人去谈判,才知道原来南洋有那么多华人。历史上,五邑地区的人民凭借地势之便,大量迁居海外,陪伴他们远渡重洋的便是新会陈皮。
清朝时侨居旧金山的华人
在华人最多的东南亚地区,新会陈皮早已是家常的生活饮食良伴,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健脾、清热解暑,用家乡的味道治疗水土不服,不仅慰藉思乡之情,还帮助早期迁居的华人更好地过度适应当地潮湿炎热的气候环境。
远在海外的游子,每当闻到陈皮的味道,胸中总会泛起一股来自家人的温暖。长此以往,代代相传,出海须携带陈皮,成为华人乡亲总结的一套“出海攻略”。
《新会志》记载,新会陈皮出了南岭其味就越香。曾有华侨携带新会陈皮乘船出国,船抵太平洋,顿时芳香四溢,无法掩盖。新会陈皮的香不仅是同游的伴侣,也是亲人相认的“信物”。
民国期间,为谋生存,不少年轻人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投靠当地的亲人。而随身携带的信物,除了一封家书还有一罐家乡的新会陈皮。
江门侨批
在旧金山生活 30 余年的美国冈州总会馆满任主席蒋康荣,每年都要为唐人街的千人华侨筹备一场陈皮主题宴。
他说:“当年什么都没有,只带了陈皮到美国……几十年了,我只是想让唐人街的父老乡亲重温家的味道。” 陈皮宴当天,千名华侨异国聚首,回忆过往,品尝乡味,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故乡。
“家乡的味道,浓浓的乡情。”一片薄薄的陈皮,沉淀了侨乡文化的厚重以及璀璨的人文。如果说冈州会馆是新会人在异乡共同的家园,那么陈皮就是新会人走到哪里都会带在身边的家的味道。
今天去普吉岛度假,你会看到有不少人工湖,很美丽,其实都是当年的华人劳工挖矿挖出来的。经过几代人的勤奋努力拼搏,华人在异国他乡站稳了脚跟,涌现了一批批南洋巨富。
不同于其他的民族,早期出海的华人,他们的离开,是为了回来。移民海外的华人都希望回来,至少在离开的时候是这么想的。
直到二战结束,这些移民大多都认为自己是要回到祖国的,在别的地方只是暂时居住而已。而那些终究没有办法回来的人,也跟故乡和亲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冷战期间,中国跟未建交国家的沟通方式主要是靠“中国银行”完成。但在那里的中国银行经常会面临一个问题,当地总有说“中国银行要倒闭了”的谣言。每当这时,普通的华人,哪怕是贩夫走卒,都会在谣言四起的时候自发跑到中国银行,把自己的零钱存进去表示支持。
在改革开放波澜壮阔进程中,华侨华人回乡投资,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第一家合资企业,第一条合资高速公路,第一家外资银行分行,第一家五星级合资饭店,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打开国门搞建设到共建“一带一路”。
如今,新会人每年晾晒的陈皮中,据统计有近 2/3 被买走寄往海外亲友手中,化作维系乡情与亲情的纽带。
新会陈皮,不但是新会的乡土文化,也是岭南的乡土文化;不但是新会的印象和文化符号,也是岭南和全球华人的印象和文化符号。一盏好陈皮,千年侨胞礼。
繁星耀九洲,明月寄相思
千里人相隔,两心遥相依
又是一年阖家团圆时
头盏灯邀您共举一杯侨乡的陈皮茶
围炉谈旧事,举杯话家常
真产地、真年份、真工艺
头盏灯陈皮,正宗新会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