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了,b站居然要起诉#b站员工猝死#的爆料人。
9日凌晨,爆料人王落北收到了b站委托的律师函。
起因是王落北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篇文章:B站员工春节加班,大年初五突发脑出血去世。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春节期间,作为b站图文审核组代组长的“暮色木心”带领小组值班。
因为是疫情期间,所以当时是在住所居家办公的。
带班期间,“暮色木心”突发身体不适,紧急送往医院,初五凌晨脑出血猝死。
作为一个互联网大厂的审核组员工,每天都要日以继夜的审核内容,确定哪些内容可以发布,哪些是需要屏蔽删除的。
发布者发布时间的不确定性,就意味着审核人员几乎需要24小时在岗。
这无疑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轮休和夜班是工作常态。
据爆料人称,“暮色木心”在过年期间的工作强度只增不减。
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中间无休。夜班是从晚上9点到早上9点。
“暮色木心”就这样,连着上了5天。
在“暮色木心”去世后,B站发了通告,大致意思是:员工猝死是真,但不存在加班等情况。
双方的口径有出入,而且现实是,除了这一封通告邮件,B站并没有安抚家属,和也没有做任何相关善后工作。
言辞间,透露出亲属的悲愤和难过。
对于公司来说,他们损失了一个员工,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天都塌了。
“暮色木心”才25岁,父亲过世了,家中只有母亲一人。
对于家里人来说,他是他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但最后等来的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结局。
也许是迫于舆论的压力,在8号的深夜,B站发布长文,称已经和家属沟通好善后事宜,另外会增加招聘1000人,缓解当前人手不够的压力。
但是,网友们对此并不买账,甚至有人爆料说,亲眼看到公司把“暮色木心”考勤中的加班删除了。
在双方各执一词的时候,爆料者王落北收到了b站的律师函。
9号半夜,整件事总算是得到了一个妥善的处理:公司发文认可“暮色木心”的工作,相关后续事宜也已经在协商中了。
最近这几年,这类事件其实不算少。
去年11月,比亚迪的员工王江龙也因为连续超时高强度工作,而在家中猝死。
在亲朋好友的印象中,王江龙话比较少,是一个老实本分的那孩子,身体看着还挺结实。
2009年起,王江龙一直在比亚迪的物流岗位上班,2021年从一厂调到了二厂。
平时“上一个月白班,然后一个月夜班”,工资一个月大概六七千左右。
查看他的十月打卡记录,发现整个十月,王江龙只有10月1日和10月3日没有打卡。
从10月4日起,王江龙一直在上夜班。
夜班是从晚上7点半开始,到第二天早上的7点半左右。
一整个十月份,王江龙的工作时长达到了280个小时。
没人知道,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经历了多大的痛苦,只知道公司最终向家属赔偿了20万人民币。
事情就此了结。
无独有偶。
1998年出生的一个女孩,在凌晨下班回家路上突然昏厥倒地,抢救无效离世。
这个女孩也是因为过度劳累而猝死的。公司需要开拓新业务,自此她就没享受过一天假期。
她还是花一样的年纪,却凋零在了这个凌晨的夜里。
在这个时代,竞争无处不在。“多做一点”,“再做几小时”已经成了职场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
自发的拼命最“致命”,在“内卷”严重的环境中,大家都逐渐成为了一个“心甘情愿”的“奴隶”。
讽刺的是,这个规则下,牺牲最大的还是自己。
你在义愤填膺后,会改变自己「996」的现状吗?
很多人的答案呼之欲出:不会。
曾几何时,「996」的模式还比较隐晦,但突然有一天,它就成为了很多公司的“潜规则”。
大家一边吐槽和抱怨着「996」,一边却无法真正做到“躺平”。
不努力工作,怎么创造和改善更美好的生活?
特别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那群打工人,“即使被甩门而去也不敢摆烂”。
“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然而,崇尚奋斗不等于美化加班,资本的本质是无情的。
你是公司的一粒沙,可你是家庭的一座山!
有一部日剧,光听名字,就戳中了很多打工人的心,叫《我,准时下班》。
女主东山结衣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管理层。
区别于同事“想要得到工作机会,就要努力10倍”的宣言,结衣的职场信条就是:准时下班。
一次和同事的聊天中,结衣透露自己以前一个月加100小时以上的班,也不休息。
然而一次上班期间,从楼梯摔下,差一点救不回来后,她就想通了。
从此,她再也没有勉强自己。
马云曾说过:“我不为996辩护,我向奋斗者致敬。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工作生活方式的权利。”
不是不提倡奋斗,只是不建议消耗自己的身体去打拼。
我们永远要记住,在暂时无法改变大环境时,认真爱惜自己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事。
生命,最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