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小说丨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大学生(二)



接下来的日子,杨林更加热爱读书学习了,每天早上鸡打鸣的时候,就赶紧起床看书学习,晚上,当村里的孩子里都相约去捉蛐蛐,斗蛐蛐的时候,杨林就独自一人伴着青灯苦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杨林在期中考试的时候,各个科的考试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总分成绩由年级的三十多名上升到年级的前十名,班主任高兴地在班上表扬他,并且召绍全班同学向他学习。

在一个明朗当空的晚上,杨林一家人正好吃完晚饭,收拾完毕的时候,“叩叩叩叩"一阵清脆的敲门声传了进来,杨林过去开门一看,是班主任刘老师,惊得他连声:“老师,老师好。”

听闻是老师来了,憨厚的父母连忙起身去相迎,一阵客气的自我介绍后,刘老师开门见山笑眯眯地说:“叔叔婶婶,你们家杨林是一颗读书的好苗子呀。”接着刘老师便把杨林在学校的表现和这次期中考试,杨林进步很大的事情一五一十给大家讲。

没有多少文化的父母刚开始听得云里雾里,最后总算听明白了,心中暗喜道:“噢,刘老师是在夸咱四儿呢。"

最后,刘老师把来意再重申一遍,就是提醒家里人好好关照杨林,少让他干农活,抽些时间出来读书学习。

刘老师的这次家访果然凑效。在以后的日子里,像上山砍柴的活儿再也不叫杨林了。然而,农村的活儿非常多,每天像变戏法似的冒出来,总感觉有干不完的活儿,老是忙不过来。于是父母亲就安排杨林干些小活,比如放牛,放鸭等等。

这天又是晴朗的天气,父母亲又带领大哥,二哥,三哥上山砍柴了,临出门前交待杨林帮忙放个牛。

接到差使后,杨林心里想:“放牛是一个好活,可以一边放牛一边看书呀。"

于是杨林把要看的书籍准备好,就出门拐到牛棚房里,牵上牛就去水溪边了。

水溪的两边都是村里的农田和庄稼地,庄稼地里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长势非常好,绿油油的,招人喜爱。农田里大部分村民都种上玉米,此时的玉米已经长成大人的一半高了,正是吐穗结果的时候。远远望去,好像一大块绿色的毯子,玉米穗子正好点缀装饰绿色的毯子,好像一幅画一样,美极了。

在离农田不远的空旷地,长满了青青的嫩草,正是放牛的好地方。杨林把牛牵到嫩草茂盛的地方,看着牛正在大口大口地吃草,杨林的警惕性也放松了。

趁着牛吃草的功夫,杨林赶紧拿出书本聚精会神地看起书来,不知不觉在书海中遨游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忽然,一阵惊呼声传进杨林的耳朵:“哎哟!这是谁家牛呀?怎么跑到我家玉米地里吃玉米呀?玉米还没有长熟呢?这可如何是好啊?”

杨林顺着声言望过去,“天啊!这不是我家的牛吗?什么时候跑到别人家的地里的?”杨林心里暗暗叫苦。

“黄婶,这是我家的牛,不小心糟蹋你家庄稼了,实在对不住。”

“哟,这不是我们村秀才吗?一边放牛还一边看书呀。”′

被称做黄婶的人可是村里的厉害角色,嗓门大,吵架凶,和她吵过架的人,无论男女都败给她,曾有人给她起过“母老虎"的绰号。

这回让老膺逮到小鸡了。正当杨林等着黄婶破口大骂的时候,却听到黄婶亲切的话语:“杨林,你可要好好用功学习哦,将来考上大学,走出这片大山,为咱们村好好争光。"

杨林怯怯地回答:“黄婶,我明白着呢,那牛的事……”

黄婶知道杨林没有说完的话,是指牛糟蹋玉米地的事情会怎么收场,更担心自己把这事情告诉他父母亲。

只见黄婶爽朗地笑道:“哟,看把咱们村秀才愁的,放心吧,今天的事情就当没有发生过,就当烂在我俩肚子里了。"

杨林闻言喜出望外,连连向黄婶道谢。

经过这个事件,杨林以后放牛的时候多留了个心眼,也有经验了,再也没有发生过牛偷吃庄稼的事情,每当放牛的时候,一边认真地放牛,一边还可以趁着空暇看一会书呢。(未晚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