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儿初长成
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在孩子成长的五年里,我有过两次印象比较深刻的教育困扰。
第一次是他2岁左右,开始建立自我意识阶段,那个时候,他小小的脑袋里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发现,不能再用“我”的方式对待他。
第二次是他4岁左右,记不住他具体做了什么,但我能清楚的记得当时的无助。
因为再次发现,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对待他。
我没有系统的学过孩子的教育方法论,关于孩子教育类的书也涉猎不多,比较认可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育儿理论,把孩子当“人”或者说“成年人”,而不是什么都不懂的BABY。
应该与孩子建立平等的沟通平台;
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尊重他的想法;
感受他的心情。
所以,在孩子2岁之前,我从来没把儿子当孩子看待,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会象对待成年人一样,轻轻的给他讲解和诉说。
陪伴着,从他的眼睛里看世界。
因为从怀孕到宝宝出生,一直没有其它人陪伴,所以在亲子的世界里,我和孩子建立了深厚的心理链接,一直到他出生后,更确认和深信孩子与我之间的心灵相通。即使在他还不到一个月大时,给他换尿布时,都能通过他的细微的眼神变化感受到他的心理反应。
我不知道别的妈妈,是否都和孩子有如此深的情感链接?
但,我一直认为,我,是最懂他。
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就象在我心里设置了编码,只要有输出,就能立刻接收和正确解读。
那个时候,我是最幸福的。
因为我懂他,用尽全部的力量去爱的,并且爱的恰如其分。
我不懂的你
慢慢的,孩子长大了,他已经不再是“我”的那个他了。
他开始“模糊”要做自己了。
因为他的“模糊”,我也开始变得焦虑,在他建立“自我意识”的那段时间,曾经有一个月我是不知所措的。
原来那个懂事爱笑的宝宝,有时候会突然生气,突然失控,让我措手不及。
于是,我也生气了,仍然象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他,“我”认为的他,应该象成年人一样可以控制和认知自己。
我发现这个方法不对了,他开始建立“自我”并且在努力挣脱和妈妈的深入链接。
虽然内心是有些酸酸的不舒服,但是我知道,越叛逆越反抗,说明他的智力发育越活跃,我应该支持他不断的探索。
我开始学习放手和远远的观察。以前我们的距离无间隙的,是紧紧的站在一端的,现在,我们的距离是2米以外。
我能做的,是观察和保护,引导不干涉。
4岁的时候,第二个叛逆期又悄悄的向我们走来,这个时候,就是他个性特征的建立的时期了。
这个时候,通过他的行为方式,我基本上可以对他进行个性判断了。
虽然学习DISC行为性格分析的时候,老师是不建议为孩子贴标签作判断的,是怕对孩子性格建立形成强化和人为干涉。
但是不管贴与不贴,他的个性还是真实的展现在那里。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得认识到他目前的个性特征,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教育问题。
我一直相信,教育孩子应因人施教,不同特征的孩子,应该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这样才能建立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第1种:如果孩子性格暴燥,说一不二,甚至有点暴力倾向,这个时候,有可能孩子自我意识特别强,在教育的时候,应该用顺毛捋的方式比较好,当孩子发脾气,不友好的时候,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他不想做的事,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给孩子提供选项或者判断题,让他自己做主,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维和自主性,同时,还能用孩子接受的方式处理问题。
第2种:如果孩子喜欢展示自己,这个时候的培养和激励方向就应该以鼓励为主,越鼓励越有动力啊。周而复始,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
第3种:如果是特别会为别人考虑的孩子,遇到冲突或者教育时,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可能会更能打动他。
第4种:如果是不合群的孩子,喜欢一个人研究小玩具,有可能他是思考型的孩子,作为父母,应该鼓励他大胆动手,勇于探索。而不是硬把他放到一个社交的场合培养社交能力,这样也许只会增加孩子的自卑与抗性。
当我们了解了孩子的特征,才能有重点的去培养他,顺应他的个性,才能设计适合孩子发展的方向。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运用个性特征去保护孩子,免受性格缺点造成的伤害。
比如第一种孩子,容易被别人激怒,很容易上激将法的当,所以,我们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冷静思考,不要轻易做决定。
第二种社交型的孩子,很有可能会有三分钟热度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就要有意识的培养他的韧性和持久性。
第三种支持型的孩子,我们要教他学会拒绝,要分清楚清重缓急,把握住重点。
第四种思考型的孩子,我们要让他学会包容和关爱身边的人,不要过分挑剔和钻牛角尖。
所以,如果你也认可孩子的教育应该因人施教,加码和我沟通吧。
恰逢儿童节,我做了一个公益小活动,告诉我一些孩子的特征,我们一起分析孩子是哪种个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