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和异步
JavaScript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单线程,也就是说,同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
单线程就意味着,所有任务需要排队,前一个任务结束,才会执行后一个任务。如果前一个任务耗时很长,后一个任务就不得不一直等着。于是就有一个概念,任务队列。
因为浏览器计算量并不是很大,所以很多时候CPU是闲着的,因为IO设备(输入输出设备)很慢(比如Ajax操作从网络读取数据),不得不等着结果出来,再往下执行。
JavaScript语言的设计者意识到,这时主线程完全可以不管IO设备,挂起处于等待中的任务,先运行排在后面的任务。等到IO设备返回了结果,再回过头,把挂起的任务继续执行下去。
于是,所有任务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同步任务(synchronous),另一种是异步任务(asynchronous)。同步任务指的是,在主线程上排队执行的任务,只有前一个任务执行完毕,才能执行后一个任务;异步任务指的是,不进入主线程、而进入"任务队列"(task queue)的任务,只有"任务队列"通知主线程,某个异步任务可以执行了,该任务才会进入主线程执行。
具体来说,异步执行的运行机制如下。(同步执行也是如此,因为它可以被视为没有异步任务的异步执行。)
- 所有同步任务都在主线程上执行,形成一个执行栈(execution context stack)。
- 主线程之外,还存在一个"任务队列"(task queue)。只要异步任务有了运行结果,就在"任务队列"之中放置一个事件。
- 一旦"执行栈"中的所有同步任务执行完毕,系统就会读取"任务队列",看看里面有哪些事件。那些对应的异步任务,于是结束等待状态,进入执行栈,开始执行。
- 主线程不断重复上面的第三步。
- 首先判断js代码是同步还是异步,同步就进入主进程,异步就进入event table
- 异步任务在event table中注册函数,当满足触发条件后,被推入event queue
- 同步任务进入主线程后一直执行,直到主线程空闲时,才会去event queue中查看是否有可执行的异步任务,如果有就推入主进程中
console.log( "1" );
setTimeout(function() {
console.log( "3" )
}, 500 );
setTimeout(function() {
console.log( "4" )
}, 500 );
setTimeout(function() {
console.log( "5" )
}, 500 );
console.log( "2");
//返回 1 2 3 4 5
因为即使setTimeout调用延迟为零,这是放置在一个队列和调度运行到下一个机会,没有立即。当前正在执行的代码必须在队列上的函数执行之前完成,由此产生的执行顺序可能不会像预期的那样。
所以,可预料的结果是:直到在同一程序段中所有其余的代码执行结束后,超时才会发生。所以如果设置了超时,同时执行了需长时间运行的函数,那么在该函数执行完成之前,超时甚至都不会启动。实际上,异步函数,如setTimeout和setInterval,被压入了称之为Event Loop的队列。有点扯远,记住就是setTimeout和setInterval可以改变一个队列函数的执行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