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稳定,着眼自身

#制定计划前的思考

我现在的状态:

一、工资低

原因:单位整体工资低

对策1:考职称相关证书

不仅能够在该单位提升薪资。更是提升个人能力,对抗未来风险的筹码。

对策2:考虑副业

着眼于兴趣爱好或行为习惯变现。比如:我习惯性深度思考,可以尝试把思考过程写下来,形成文章文案。

二、工作压力大

原因1:过于看重工作的重要性。

对策:回忆刚毕业时对待工作的状态→非工作时间不考虑工作内容,不怕错。错了又如何有领导呢。我一个月赚的工资是我辛苦付出应得的,如果辛苦付出后没有足够的工资,那是这单位薪酬设置不行,保障不了员工付出。

原因2:领导施压。

对策:换角度后再换回自身→凡事发生皆为利,她是为了自身工作(她比我担责大),增大控制减少损失,自然施压。

但她目的与我无关,按最低标准完成即可,切不可要求完美。参与,完成,放轻松,与我无关(如何呢,又能怎,最坏不过离职),不过是个养家糊口的工作,换个地方照样。

三、内耗迷茫

原因1:思考过多

对策:思考停不下来就用行动去宣泄。

例如:1.写出来,表达的过程中捋清思路。2.转移注意力,专注当下,去运动健身弹吉他收拾屋子。3.散步跑步,感受世界,与世界通感(人的本质是动物,脱离社会属性,回归自然,享受归属感)

原因2: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要什么,应该做什么

对策:

是什么:正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每个人也都是独一无二的。体会自己从出生到现在性格特点的变化,人生重大事件的影响,做决策最优先考虑的角度,逐渐认清并接受自己的局限。正是因为局限不全面,才构成了立体的人。

要什么:回忆最快乐的时光,想要的东西就藏在里面。例如:为了清晰目标的坚定奋斗,与亲朋好友一起游戏。或者干脆考虑不要什么,反义词就是想要的。比如:责任负担不那么重的工作。

做什么:从知道自己是什么,到逐步实现自己要的什么的过程,就是要做的事。最重要的是过程,行动力要强,要摆好心态,一步一个脚印,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完美主义。


我期望的样子:

一、有稳定对抗风险的能力

(1)存款

(2)社保等

(3)个人能力(专业…人脉等社会资源)

(4)身体健康状态

二、内核稳定

(1)着眼于自身

(2)深刻的自我认知与接纳

(3)独立决策能力

(4)目标明确且信念坚定

清楚自己要什么,不犹豫不徘徊,像朝着灯塔航行的船只一样有方向感。

三、快乐自洽

(1)能量满满:内在能量充沛,充满行动力,不会被虚无感消耗,对生活充满热情、积极规划。

(2)专注自洽:专注于行动,内心和谐自洽,不被矛盾情绪拉扯,比如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时的笃定状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