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孩子”之花悄然绽放
五莲县户部小学地处五莲县的东北角,是一所典型的偏远山区小学。前几年,学校开展了“美的教育”综合教育实验,学校各方面的成绩都有非常大的提升。
我们一直渴望着孩子们从小能走出大山,能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我们也意识到,阅读是孩子们了解外面世界最好的方法。可不管我们怎么鼓励,孩子们阅读的兴趣总是激发不起来,一方面是孩子们的家长虽重视孩子的学习,但对阅读并不以为然,每当老师推荐学生读书时,很多家长就会说:“读那些书干什么,学好课本就不错了”,另一方面是学校因为经济原因,每年更新的图书数量非常少,学校图书室里的书已经满足不了孩子的需要了,图书室时除了合并学校拼凑起来的《毛选》之类的古老图书,就是一本本的作文选,每当孩子们来到图书室借书,总是带着兴奋之情而来,怀着失望之心而去,因为翻来覆去的就是那么几本,也就是在每年学校定时更新的那些日子里,我们还能感受到孩子那一丝丝阅读的兴趣。在家里家长不支持,在学校里又“吃不饱”,虽然也开展了很多阅读方面的活动,但很多都成了“形式阅读活动”。
就在这时,我们有幸结识了著名儿童作家童喜喜老师。2013年4月19日上午,借童喜喜老师到日照的机会,我们邀请童喜喜到我们学校,为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们举行了一场主题为“父母孩子一样大”的报告会。也就是从那一次开始,我们的阅读教育走向了正轨,也就是从那一次开始,我们便开始与“新孩子”结缘。
记得那次报告会上,童喜喜老师结合个人成长经历与世界各国对阅读开展的研究成果,从什么是阅读能力、阅读小技巧、儿童阅读需要阶梯、有效阅读、儿童阅读目标等方面,阐述了新教育阅读观——“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教家长和老师如何以阅读为手段进行轻松、高效的家庭教育,协助孩子在竞争的社会中争取到更大的利益并走上成才、成功、幸福的人生之路。她结合儿童阅读、亲子共读,对老师和家长们普及了新教育理念。童喜喜老师的报告在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搭建了桥梁,报告会后许多家长都纷纷表示积极参与、支持配合学校工作,重视亲子共读,从而让教师、父母、孩子形成教育共同体。
最让我们铭记的是2015年4月23日,在“世界读书日”这天,童喜喜老师带着那份执着与期盼,来我校开展了一场名为“共读共行新孩子”的阅读公益讲座,并向我们赠送了价值10万元的童书。我们的全体老师和家长共四百余人,再一次接受了阅读新理念的洗礼。正是这一天,童喜喜老师把我们领进了“新孩子”的“家”,我们正式成为了“新孩子”的一员。
此次活动,童喜喜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图书,让我们的图书室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排排的新书将那些破旧不堪、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替换了下来。学校也开始过紧日子,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购买图书,另外积极争取外援,新购图书两千余册,达十几万元。
有了图书后,我们就想怎么真正把这些书利用起来,如何让学生尽可能的多来看书,首先我们大胆的开放了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去借书,也可以利用早晨、中午和下午空闲时间自由到图书室看书、借书,这样原来空闲时间四处玩耍的孩子们又有了一个新去处,每当空闲时间,孩子们就跑到图书室。这一次,从孩子们的脸上我们看到了对阅读的渴望,看到了学生阅读的喜悦,原本非常冷清的图书室一下子热闹起来,到图书室借书的孩子络绎不绝,这可让管理图书室的杜老师有“怨言”了,现在不管早晨、中午还是下午,很多孩子一有空就钻到图书室,有的孩子竟然在课间也跑到图书室看一会,借一本。杜老师还任学校的科学课,现在学生看书、借书、还书,让她忙的焦头烂额。虽说有“怨言”,可是学生去看书、借书的时候,她还是和以往一样,耐心的给学生找书、登记,她经常说的一句就是:“如果没有孩子来借书,我这还算什么图书管理员?”当看到孩子们这么的喜欢看书,她的心里也美滋滋的。每当新购置了图书,她都是第一时间将书登记好,然后尽快把书名发到各班级,以方便孩子们借阅。
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开放了,各个班级的图书角也充分的利用起来了。原来的班级图书角也就是个摆设,学期初统一借来的作文选,到了期末也没几个借阅的,用孩子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我都看过N遍了!”现在图书角有了新书,同学们借阅热情也就高了,一个班级图书管理员根本就不够用,各班级都设立了两个管理员。
有了童喜喜老师的两次报告,加上我们在家长会的时候就经常向家长宣传阅读的理念,家长的观念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很多家长都愿意为孩子到书店里买上几本新书,孩子们还自发的从家中把自己最新的、喜爱的图书带来放到了图书角上,就这样像比赛似的,有的孩子都一次带来了十几本,本来都十分空旷的图书角也变得拥挤起来。
学校的韩立花老师,从毕业到现在已经十几年,她一直都非常重视孩子的阅读,从2011年接触新教育开始,她就积极就带领学生设计具有她们自己特色的班级文化,她们把一些好的读书格言贴在醒目的地方,在教室的后面墙上布置了新教育园地,里面有学生们的读书感悟、自己喜欢的读书格言、老师的推荐诗歌、班级成长树等等。焕然一新的环境,浓浓的书香氛围,对孩子们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她说:“读书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我喜欢书声琅琅的校园,喜欢看孩子们专心读书的样子。” 像她一样,我们所有的班级都以“晨诵、午读、暮省”为切入点开展学生读书活动。每天早晨7:50——8:10,老师和学生一起在优美的音乐中诵读从《新教育推荐诗歌》上精选的儿童诗和从《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精选的古诗,精神饱满地开启一天的黎明;每天的12:30——13:20是学生的午读时间。读老师推荐的必读书目和从图书室及班级图书角借来的图书。每天下午、晚上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今天的读书感受,学习收获、心灵感悟等。如今晨诵、午读、暮省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人人背诵过关的古诗二十多首,诵读儿童诗十几首。
我们都知道,要想保证学生阅读效果,关键要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为此我们要求老师要重点上好一节阅读指导课和一节阅读交流课。韩立花老师说,她上指导课关键是用夸张的语言极力渲染此书在国际或国内的地位和艺术价值,怎样受人喜爱,并设置悬念,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交流课给学生充分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通过用猜谜,朗诵,表演,评论书中的人物等形式,让学生享受读书的快乐和幸福。为了能和学生“聊书”,要求学生必读的书目,韩老师自己一定要读完,白天工作繁忙,她只有充分利用晚上时间读书,常常是抱着书入睡,虽然累点,她说并不感到苦,因为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着她,和学生“聊书”更是一种享受,师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评论书中的人和事,有时还会辩论一番,这样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师生一起享受着读书、学习带来的乐趣。
童喜喜老师的两次报告也带给了家长们很大的触动,原本对孩子阅读不感兴趣、不支持、不在乎的家长也重视起来。记得第一次童喜喜老师来的时候,带来了一部分她自己写的书,当报告结束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为自己孩子购买了童老师的新书,当时三年级的王秀芝的爸爸一下给她买了五本,我们问他为什么买这么多,他说:“这些年确实是忽视孩子的读书问题了,听了童老师的报告,真是很有感触,城市的孩子读书多,咱也不能让孩子落后呀!”
童喜喜老师第二次来的时候,他还问我们,童老师这次又带新书来了吗?我们跟他说这次没带,当时就感觉他有点失落,当我们跟他说童老师给我们赠送了10万元的图书时,他都高兴的合不拢嘴了,“这下,孩子可有的书读了”。
去年年底,我们开展了亲子共读活动,王秀芝的爸爸在交流中就说提到:“原来真的没在意孩子的读书,自从听了童喜喜老师的报告后,自己也开始留意孩子的读书情况,正好借着这次亲子共读活动,与孩子一起读了一本书,通过共读书,感觉拉近了自己与孩子的距离。”他还说:“孩子逐渐长大,有什么话也开始不跟家长说了,孩子怎么想的,家长都不了解,可是是通过共读活动,我们又和孩子找到共同语言了,空闲时间聊一聊书上的人物,遇到有相同的观点,都高高兴兴,遇到不同的观点,偶尔也争辩几句,但不影响之间的感情,反而更亲近了。”他在交流中还提到,在与孩子一起读过《嘭嘭嘭》之时,不仅自己与孩子被书中的人物感动了,而且那本书给孩子的触动特别大,之后明显感到孩子更懂事了,不再刁蛮任性了,也懂得体谅家长的难处了。
他还对我们说,每到周末的时候,他经常会带孩子出去游玩,原来出去的时候多数去逛商场,现在去游玩的时候必到的地方就是书店,每次都会带回一两本,现在孩子也有了自己的书架,书架上的书已近100本,空闲时间别的孩子出去玩、看电视、玩电脑的时候,她就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有的已经看过很多遍了。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她的眼睛,已经开始近视了,经常劝她让她多出去活动一下,放松一下眼睛,可是她已经不听。有时自己买的书看完了,就到学校图书室去借,还一借就是好几本,问她人家都是借一本,你怎么可以借这么多。她说她与管理图书的杜老师关系好,可以多借,再说借的太多了,一次一本怕麻烦杜老师,就一次多借几本。她跟爸爸说,自己一有空就去帮杜老师整理图书,名义上是帮忙,其实就是趁机到图书室多看一会儿书。
关于读书,我也深有体会。我的儿子家旭去年上一年级了,记得在他一岁半的时候,我就给他订阅了《婴儿画报》,这样,我们就开始了亲子阅读的历程,现在转眼五年了,家旭从最初的咬书,撕书,玩书,到现在逐渐爱上了阅读,成为了一个喜欢书的孩子。
也许很多人觉得,阅读是一种学习的手段,是为了让孩子认识更多的字,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这方面我的想法很简单,知识想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和习惯,希望阅读能成为他生活中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为了不让家旭阅读产生反感和厌倦,在陪孩子阅读的过程中,我基本上不提问题,也不会强迫他要看多久,这都是他自主选择的,他说不看了就不看了,他说看,我就会陪着特征一直看,而且会大声的全身心的绘声绘色的读给他听。
我曾经读过一篇《什么都懂的小狐狸》。书中写小狐狸的见识很多,别的小动物不懂的,它都懂,只是因为他看的书比其它的小动物们多,所以什么都懂。家旭读后也有点小触动,觉得要像小狐狸那样做个爱读书的人,让自己变的和小狐狸一样做个什么都懂的人。
我家的书架是开放式的,家旭可以很方便的选书,拿书,另外在家旭经常活动的地方包括桌上、床上一般都会摆着几本书,家旭可以随时拿起来看,每天晚上睡觉前室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家旭会选两本书,我来读给家旭听。现在,他已经开始认识很多字了,读书给我们听就成了他的任务。
孩子其实是非常敏感的,做任何事情,大人的情绪都会影响孩子,读书也是一样,如果大人将给孩子读书,当成是一项任务,为完成任务而阅读,孩子是一种感受,如果大人将亲子阅读当成是自生需要,真正投入其中,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孩子一定是另外一种感受。
当看到图书室熙熙攘攘的学生,当早晨到校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当看到孩子们左一簇右一群读书时,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之感动,为学生感动,为我们自己感动。当然,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是“新孩子”带给我们的感动。“新孩子”之花已悄然绽放,我们会循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相信明天的“新孩子”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