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手机社交软件盛行,其中多以微信见长,自然就形成了朋友圈文化,自有想要知道一个人过得好不好?生活得幸福不幸福?此时此刻以至于未来几天有什么计划,要做什么?方法很简单,去关注他的朋友圈吧。
等你到了不止一个人的朋友圈里去看过,才发现朋友圈内多慷慨悲歌之士。
如稍作一番解释,就是在朋友圈里,大概我们的内心大多开始变得敏感、多疑、脆弱及不堪一击。
一切都要从现代人类所为却无所不为朋友圈的行为现象说起。
那些看上去光鲜亮丽的事情自不必多说,大到离开生活圈去旅行,途中就传来的各种以“老娘到此来过”为主题的游客照,小到公司出门左转吃个便饭,也要晒个图刷个存在的午饭图,应有尽有。鄙人也曾亲眼看过一位电影发烧友在影院通过微信短视频功能将一部正在影院播映的电影“支离破碎”到朋友圈内的场景,那场面接近丧心病狂。
其次是一些看似不太需要引人注意的小事端,说它不太需要引人注意,往往是因为那些其实大多都是太过自我的事情,大多不需要别人知道,给别人知道对别人来说没有太多意义,再来讲,不给别人带来麻烦就是很好的了。哪些事呢?例如今天在公司又被领导骂了;出门不小心摔了一跤,胳膊流血了;今天和男朋友分手了,心情很低落。。。。。。
不论以上哪种类型的事情,通过朋友圈出现在我们的手机屏幕上,作为见闻者的我们,该采取什么态度?别犹豫啊,果断点赞啊,给发布者以庆贺、鼓励,或劝导、安慰啊。如果是生活中的朋友大可借此增进友谊,那如果是那种还称不上是朋友的关系,怎么着也能混个“点赞之交”啊。
这里并不是鼓励大家要对好友的朋友圈动态熟视无睹,可不可带着几分戏谑的念头,恐怕是要伤及彼此感情的。只是要你一定要多少懂得对方的心情和想法,就在他发布微信朋友圈的那一刻。
先说前面那种发旅游照和美食照的,人家到了一处美景或吃到一处新餐厅里面的招牌美食,想要把那种欣喜美丽的心情分享于大庭广众之下,不能说有什么不妥,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那后面那种发点小情绪,小伤害的,不过是求安慰,也说得过去。
作为我们,轻轻滑动手指,点个赞,评论一下,举手之劳,无伤大雅。
回到文章开头,大概朋友圈内多慷慨悲歌之士,人们的内心从此变得敏感、多疑、脆弱及不堪一击。我们太需要别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别人的反应开始变得比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来的重要,从而把它上升成为一种评判标准和价值,内心也就越发敏感脆弱。
学不会承受孤独,也就失去了享受安逸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