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春眠不觉晓的节奏,有时想想,即便活100岁,睡掉三分之一,人生也只有60多年的光阴,除去少不更事、上学考试、工作养已养家养儿女、陪伴父母等等,却没几年是自己的,真是细思极恐。
不过,做为动物的人,生来老天安排如此,如果不符合自然规律,没有一个比较正常的睡眠,经常处于失眠状态,身体的消耗得不到极时补充和修复,又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
关于睡眠,最近有两篇文章挺火的。
一篇是提出老祖宗的观点,提倡晨起的最佳时间是凌晨5点,即将一天分为24个节气,在惊蛰的时候起床最好。惊蛰嘛,普天下的虫子都醒了,身为大虫子的人也该起来了。这可不是杜撰的,《黄帝内经》里就指出,人是一种适合黄色的虫子。
给大家普及一下吧,《黄帝内经》将虫分为五类,毛虫、羽虫、倮虫、介虫、鳞虫,分别属于木、火、土、金、水。人是倮虫,倮虫属土,是一种适合黄色的虫子。所以人吃黄色的小米和枣子(枣肉是黄色的哟)是最养的。
言归正传,本人一向崇尚圣贤文化,极听老祖宗的话的,所以对于凌晨5点起床,我是拍手赞同的,并且立马响应,开始感觉挺好,起得早,可以做好事情:家务先处理一堆;人家还没起床,我都原地跑3000步了;书也看了几篇,感想都有几个段落了。
而且,一天精神尚佳,只需午间小睡,就可以保证下午和晚上的活力。但是十数天后却没有坚持下来,为什么呢?
因为,后来,我发现对于起床时间,如果要固定下来,其实是一件不太舒服的事情,首先,排除喜欢赖床这种“恶习”,如果象我这样生活本身就比较规律,醒来又不喜欢赖床,即便休息日都不可能超过早上8点起床的人来说,如果固定要在某个时间点起床,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在自律的情况下(不晚睡、不赖床),早上顺其自然地醒来,其实身体感觉更好。
所以,如果不用闻鸡起舞来练剑,我认为,还是顺身体自然就好。
还有一篇是老外的观点,将一周分为几个睡眠周期,只要保证2-3个睡眠周期,偶有失眠,也不用太担心。对此笔者都有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第一,偶有失眠,确实是不用担心。每个人都有失眠的时候,即便身体健康,每个月也会有一天或二天失眠的时候,更不要说遇到事情、心事重重的时候了。有的人会因为头天晚上没有睡好而背上心理包袱,其实专家也讲过,你对失眠的焦虑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胜过失眠本身。
最近家里的老爷子失眠的次数增加,焦虑得想要住院,带他去医院看了老中医,医生说:“您老都80多了,不要奢望身体象正常人一样了,白天少吃点,能走动走动,别成天不动。”然后自然规律云云。后来我又对他说:你晚上睡不着,别着急,你就起来,想练功练练,想看电视看看,想收拾屋子就动动,不要焦,你想啊,你跟我们不一样啊,我们白天要上班,晚上睡不好,一早起来就担心白天没有一个好的状态。您不用上班呀、连菜都不用买、饭也有人做,想躺了随时可以躺,身体想睡了就睡,人老了,就跟婴儿一样了,顺其自然。
这一番话说下来,看到老爷子的眉头都舒展开了。估计他这个岁数,要保证正常睡眠已经很难了,但如果能够心理上放松,坦然面对,就能够将失眠的伤害降低。
第二,如果连续一周以上失眠,那是大事情,真得当回事了。
记得有一年夏天,连续失眠,开始我还高兴呢,心想睡不着就睡不着呗,起来做事、上网、玩微博、逛淘宝,一下子感觉拥有了双倍的时候,可开心了。但是如此连续数十天之后,身体终于起来反抗了,极易受寒,极易感冒,极难恢复。
反应过来赶紧找中医调呗,大约吃了将近1000块钱的中药吧,才把身体给调过来。后来我就知道了,睡觉无儿戏,偶有失眠是小事,连续失眠就要非常警惕了。
还有两个影响睡眠的因素,提醒一下大家。
第一,晚上吃宵夜。晚上吃得太多太晚,如果再喝点酒,想要睡好那是不太容易的,因为老祖宗也说过:胃不和则寐不安。晚上五脏都要休息,你非得要人家起来干活,它能让你休息好吗?
第二,晚上少去KTV唱歌。歌房里那些沉重的、巨大的声音,对于脑神经的影响,如同棍棒的敲击,往往回家数小后,脑子里都平息不下来,即便极想睡觉,那也是睡不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