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 星期三 成都
上了飞机就睡了,醒了还没飞。广播说空中管制,这属于不可抗力,继续睡。一点落地成都,阴天,比北京暖和,走到停车场有点出汗,成都还是比北京湿润许多,天气热一点,人就有被糊住的感觉,身上粘粘的,不爽。
八点多的T3车不多,人也不多。
这次来成都就是为了一顿饭,赵胤胤、江振诚、Bombana三个人联手在廊桥做一场晚宴,两位著名厨师加上一个弹钢琴的跨界玩家联手做一顿饭,这里面该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吧?关于今晚三位主厨的资料,大家可以自行车查找。
根据赵胤胤提前剧透的菜单来看,这场晚宴还是值得期待的。
江振诚:莴笋海带跳水泡菜 配黑虎掌菌花椒白醋汁;
Bombana:龙虾海胆烩手工通心粉;
赵胤胤:蒜油鲜花椒肉蟹 配烟熏五花肉泡椒酱。
见到赵胤胤才知道这张菜单是他们中午在嘉格纳厨房玩的时候做的几个菜,晚餐的菜单就是江振诚先生和Bombana先生两人联手,六个菜三个甜品,展示他们对四川味道的理解和诠释。
菜单正面
菜单
撒了松露丝的叶儿粑
千层莴笋松露渍
鱼子酱衬炖鲍片
黑松露八宝米粥
龙虾海胆手工粉
四川水煮北极鲑
松露和牛面疙瘩
藤椒哈喇指耳面
草莓雪笆香草籽
秘制松露蜂蜜糕
榛果巧克力蛋糕
菜名都是七个字,据说这是江振诚先生的习惯。
从不同角度看,结论估计不一样。江振诚是学习法餐的台湾人,获得米其林二星的餐厅和best50荣誉的餐厅做的也是西餐,他对川菜的认识、理解、解剖、汲取,是从西餐角度出发的,利用了四川的原料和调味,他认为就是川菜了(这还是外国人的川菜)。从一个喜欢川菜爱吃川菜的中国人口味习惯饮食习惯出发,这个就不能算是中国菜,更不能说是川菜。这是口味习惯不同、观念不同、视野不同、志向不同必然出现的现象。我们的观念旧了?人家的步子大了?好友赵胤胤说江振诚的川菜,是川菜的一次涅槃,既然是重生,浴火就是无法避免的,到底能走多远,不能局限在成都一地,也许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予以观照。
但是,中国味道的国际化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到底应该是那种方式,都还在探索实验中,而且在这方面外国人的话语权要大过中国人的。尤其是像江振诚先生这样的以西餐扬名的名厨,其话语权要更大一些。因为所谓的国际化表达,不是让中国人接受,而是让国际上更多的人接受,让更多不懂中国味道的人喜欢中国菜,那么,完全不变的(正宗)川菜老外肯定接受不了,江振诚在寻找一种突破的路径,去掉大量的麻辣,用藤椒这种带有新鲜气息的鲜麻来表达四川,相对接受起来会容易些,这是在味道上;呈现上以位上个吃量小少油等方面来靠近西餐,中国人可以吃新鲜感,外国人接受起来容易一些,从而达到川菜蝶变升华的效果。当然,这是江振诚的愿望,也是名厨介入中国菜常见的方法与路径。
菜挺好吃的,虽然我觉得不那么像传统的川菜。变革之中,任何尝试都值得认真琢磨,认真对待。在宽容中期待更多的精彩。
合影留念
签一本书给我
和媒体聊聊这餐饭
又见Bombana,几次北京的晚宴都因为出差没能赶上,这次在成都遇见老友,松露自然要多刨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