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在农村长大,这一点我很自豪。农村的教育不是太好,这是肯定的了。当时的我只是上了学前班,就直接读一年级了,没有所谓的幼儿班小中大班。
我所理解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是一派胡言,自己不行还让自己的孩子从小都没有了自由,这是一种多么痛的领悟。当然了,这并不代表我的父母有多么开明与领悟,因为父母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乡拼命地赚钱,对于这一点我后面才理解,算来我也是留守儿童,小时候生活在爷爷奶奶身旁,现在想来,这是一种孝顺,何尝又不是对我的一种幸福呢,自己的童年虽然没有那么的五彩斑斓,但是也算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上学那会儿,不尽是那些快乐。依稀记得自己学前班也是被高年级欺负过的,那种滋味只有在自己上了高年级才能补偿回来,这当然是后话了。小学没少被分数坑惨,于是那时的我们都会自备好一直红笔,因为试卷下来了,如果觉得不太满意,那么红笔就可以大显身手了,当然了有的差距不是用红笔就能修改出来的,可别露馅了。
小学三年级,老师要求每周一篇周记,大概是300字数上下。我记得我每周写的内容都是大同小异,都是一篇《摘李记》,每一篇都是讲偷隔壁村子的李子的故事,每周记得换一个偷法或者是换一个小伙伴就可以了。现在想来,还是蛮好玩的。实际上,摘李子只是我的业余爱好之一,隔壁村子与我村子时代关系不是很好,那么我们也是做了点贡献,现在回想起来。记得除了摘李子,我还采过甘蔗、桃子、橘子、葡萄、梨等大大小小不下十来种农作物或是水果,不得不说,那时的我活的最幸福,因为一年四季都有水果供应。
农村的小学,不是很正规,可以说非常破。印象中,屋顶一遇到下雨天,总有几个倒霉蛋就会不幸的感受老天爷的滋润,因为屋顶总有几处是破的。记得当时学校还盛兴上早课,何谓上早课,就是起早过来早自习罢了。特别是冬天,我们需要四五点起来,起一个大早奔着去学校。现在想来,我真是佩服当年的自己,大冬天的还能四五点起来,简直无敌呀。那么问题来了,当时的乡下,可谓是设施简陋,凌晨四五点,哪来的灯火照耀前方。没关系,因为我们会自制火把。山上的松树根,因为里面富含着松脂,非常耐烧易燃而且关键是没有多大的烟火,故而成为了制作火把的理想材料,除了自备材料,我们还会制作一个小铁笼子,只需要将燃烧的松树根丢进去即可。你可以想象一下,在一片漆黑的乡间小道,一群小孩成群结队的拿着火把,犹如急行军般在黑夜中前行,犹如一条火龙,好不壮观。现在想起来,依然觉得那是一段非常有意思的经历,而且是那种绝版的那种。当然了,那时候大的孩子还会恶作剧,时常不带火把,然后自己偷偷的躲起来,就等着你闯入,待到那时,他会突然做一个鬼脸吓你,我不知道有多少和我一样的小孩内心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
四年级的时候,我们还处于懵懂 阶段。但那时候已经知道站队了。何谓站队,那是因为年级出现了两个老大,其实也就一个班级。两个老大都想一统江湖,但是都没有足够的实力,只能各自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想当初,自己还进进出出好几回,跟两边老大的混的很熟。记得那时,我们还会在山上简单的搭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实也就是简单的搭建了休息的地方罢了。回想过去,这段经历未免在现在看来太多幼稚,但是对于当时的我,那是一片未开发的新大陆。
懵懵懂懂的上完了小学四年级,因为家庭原因,我就告别了农村,在县城上完了小学。至此,我与我之前的小学同学断了线。小学毕业,有一多半女生外出打工,她们要为家里输入经济来源。初中毕业,有一大半的同学自此步入社会,他们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工作在各种各种的制衣厂或者是电子厂。而当我考入大学,她们的大部分不是嫁做人妇就是有了几个娃了,他们呢,不是在单身的路上越走越远就是已经担起丈夫的角色了。而我呢,依然在学习的这条道路上默默耕耘。这注定了我与他们已经是两条路上的人了。我不想说,谁是谁非,谁更好抑或更差,因为,路是自己走的,至于走的多远,那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
现在想来,农村那个同龄的小伙伴,如我再遇见你,我会如何应对,以沉默,以眼泪。
我想,我的回答是:错过就是美好,相遇就是缘分。
因为,我们早已经是两条路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