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大秦帝国》。
偶有闲暇,重新思考庞涓与孙膑这两个鬼谷子高徒。
庞涓,少时父母双亡,跟随叔母生活。叔母有儿,两小相争,自然生活悲苦。有天,因与堂弟争执,伤堂弟。叔母持刀护儿,反杀叔母,流落荒野。一年有余,遇师鬼谷子,开始兵法人生。
孙膑,承祖先孙武名。生活无忧,书香中长大,并无贵族派头。
两人均山中苦学,大有所成,遂出师入世。
孙膑本想去故乡齐国谋生路,被师兄庞涓极力相邀,一起拜会当时最强魏国。
本来无事,只因魏王探得孙膑乃名将孙武后裔,区别对待。庞涓怕自己得不到老板宠爱,遂用计挖去孙膑膝盖。孙膑装疯,逃出魏国。
在战国时期,兵家同门即是竞争对手。不管是一个国家做官还是两个国家领兵。
与国家来说,打仗归打仗,个人情义归个人情义。这是孙膑说的。
从庞涓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来说,庞涓不会这么想,他想出头,想成为贵族。
这就是生活环境所造成的人性。
同门考试,老师出一个题目。今天庞涓先做,孙膑去改。庞涓会不会想孙膑故意改差?孙膑天性使然,肯定不会。但避免不了庞涓猜测,这是为何?同门相争,难免猜疑。
换之,孙膑先做,庞涓去改。这样也不行,他俩是竞争对手,怎能互判分数。时间长久,难免心生间隙。
老师来判,自然解决。
这也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