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带来两个听上去不怎么开心的研究成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先说好消息,这周的好消息是世界各国的新冠疫苗研发进展顺利,期待后续成果!)
1 南极洲海底发现甲烷泄露
近期人们发现南极洲海底大量甲烷泄露。这些甲烷之前存在于冰盖之下,由腐烂的藻类等动植物产生,可能已经被埋藏了上千年。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开始释放。
图片中白色的是甲烷招募到的一些以甲烷为食的微生物。但是科学家们推测,大概需要5-10年,这里才能形成一个可以有效消耗利用甲烷的生态环境。所以肯定会有大量的甲烷渗入大气,而甲烷造成气候变暖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的确令人担忧。
2 世纪末灭绝的北极熊
说到气候变暖,总是会想到冰川融化和北极熊。在本周,这两个研究一前一后出现在网上,令人心疼和担忧。
科学家们说,北极熊已经不是我们印象中憨态可掬的样子了(北极熊这层脂肪是生存的关键,扛饿扛冻)。
现在偶尔会看到瘦骨嶙峋的北极霸主(应该是禁食太久,脂肪都消耗没了,等待它的只能是死亡)。
没有天敌的北极霸主终究败给了快速变化的气候。全球变暖导致海冰大量融化,北极熊失去了栖息地和捕食场,禁食期延长(北极熊主要在海冰上捕食,栖息,不常在北极大陆行走,也不总在海里游泳)。
从数据分析看,北极熊的灭绝似乎是一个无法挽回的事件。即使我们已经在控制全球变暖的速度,北极的海冰也无法赶在北极熊饿死之前形成了......(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