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是关系的产物,它会随着生命中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而不断发展变化、成长成熟。
昨天一位朋友发微信告诉我,我写的《人间值得》那篇书评让她深受触动。我当然谦虚一番说“哪里、哪里,实在写的一般!”而那位朋友之所以受到触动,不是因为我的文章写的多么好,而是我在文中提到的《人间值得》的作者恒子老师的某些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刚好跟她当下的一些生活体悟比较吻合,从而才引发了她深深的情感共鸣吧。
因为工作原因再加上个人喜好,我发现自己还挺喜欢写稿的。虽然写稿其实既累脑子又费时间,但有时看到自己写的稿子得到朋友、同事及陌生人的喜爱,内心还是觉得挺温暖、挺值得的。我感觉通过写稿满足了自己渴望实现人生价值、渴望创造人生果实的愿望,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我的虚荣心。
写过稿的人都知道,其实写稿过程还是挺累的。以前写稿我经常半途而废,有时刚写下一个标题、或者浮皮潦草地写完几百字就感觉内心懈怠或者脑子累得不行,轻易就选择放弃,之后就再也没有那个心劲或勇气把它写完了。
我清楚地记得前几年的某天早上,我早起一个人在办公室又计划写一篇数千字的长稿,但刚写完第一段就感觉脑筋很累很烦躁,觉得似乎又坚持不下去了。彼时我脑中忽然产生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感觉,那个感觉告诉我,如果现在放弃估计这辈子我都不想再写这篇稿了。这个念头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并在这种感觉激励下,“刷刷刷”不停写下去,完全不理会我的大脑发出的想要停下来休息的消极指令。最终那篇稿子写得很成功,杂志社老师也比较认可,还把它安排为封面文章。
当然我说这些不是为了自夸,而是想说明,其实人干某份工作或某件事的意志力也是一点点自我锤炼出来的。从此以后,我写稿时因为内心懈怠烦乱而再想轻易放弃时,这次成功经验就会提醒我,“哎呀,再坚持一会儿,像上次一样你肯定能写完的,加油!”果不其然,我还真就坚持写完了一篇又一篇或长或短的稿子(质量暂且不论)。
著作等身的陕西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曾在回忆早年困苦生活的自传《我是农民》一书中提到,他出生于商洛偏远山区,小时候要经常帮家里上山砍柴,再背着一捆捆死沉的柴草沿着崎岖漫长的山路走回家。那条山路很陡峭,只有固定的几个稍微宽敞的转弯处可以歇脚。贾平凹天生矮个子力气小,但他也知道无论如何必须一口气坚持到歇脚处才能放下柴担,否则一旦松劲就有可能滚落山崖。
日后机缘巧合贾平凹19岁时终于走出大山、上了西北大学文学系、毕业成了一名文学编辑和职业作家。他认为早年苦难的人生经历锤炼了自身坚韧耐苦、不轻言放弃的意志品格,联系到具体写作就是无论再苦、再难都不放弃、不松劲、咬着牙也要坚持写完一部作品。这种韧劲激励他不断产出了一部部质量上乘的长篇小说。正如他在长篇小说《秦腔》后记中所言,“就在这样的故乡,我生活了十九年……我学会了各种农活,学会了秦腔和写对联、铭锦。我是个农民,善良本分,又自私好强,能出大力,有了苦不对人说。我感激着故乡的水土,它使我如芦苇丛里的萤火虫,夜里自带了一盏小灯,如满山遍野的棠棣花,鲜艳的颜色是自染的。”
我自己当然不能跟贾平凹相提并论,但无论如何咬紧牙关坚持不松劲地干完一件工作的精神是相通的。那么为何要如此逼迫自己,轻轻松松难道不好吗?适度的轻松确实能让人体验到舒适愉悦感,但人活着本质上不是为了追求轻松好玩,而是为了活得充实幸福有意义、一生无悔。正如伟大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言,“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是使自己幸福的唯一方法。”浑浑噩噩一辈子吃喝玩乐固然很轻松,但估计很少有人愿意这样废柴过一生吧?大多数人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不管是积极主动还是被生活所迫,都还是想要活得有劲头、有意义、有价值,通过生儿育女、通过工作奉献,为家庭、为社会做出价值贡献,从而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感觉内心充实幸福、此生无憾。
陈海贤老师在他的新书《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中指出,“不是有一个‘自我’在不停地发展,随着经历的顺境逆境,增增减减。而是这个发展的过程本身,就叫‘自我’。”成年人一般通过家庭内的繁衍感和家庭外的繁衍感两条途径来突破自我中心、走出中年危机、不断发展成长成熟的自我,最终实现人生圆满价值。
家庭内繁衍感的获得就是指生儿育女。养育孩子可以让我们自然而然走出自我中心的狭隘心理陷阱,把心中的爱与温暖都心甘情愿奉献给孩子,一步步陪伴、指导和护佑着孩子长大成人。
陈海贤老师在书中提到,父母与孩子其实是相互成全的,父母生下孩子,孩子也生下父母,没有孩子也就没有所谓的父母。合格乃至优秀的父母尽心尽力担当孩子的“安全基地”,让孩子体验到内心充分的安全感、抱持感与被接纳感,从而可以放心胆大地去探索周围世界,去表达自己的真性情、去开拓自己的独特人生。
而自私不成熟、或不合格的父母则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孩子当成了自我人生的延伸、当成了寄托自我理想、满足自我心理欲求的工具和玩偶。他们眼里的孩子不是一个渴望自由成长的独立个体,而是必须时刻扮演乖乖听话的乖孩子以取悦父母、依附父母,以便让父母感觉到高兴和安心。父母表面上通过精神关爱和物质保障来养育孩子,而其心理实质上反而是孩子要时刻扮演大人“心理意义上的父母”,通过不断取悦大人、讨好大人、迎合大人,以便为自己赢得生存下去的可怜机会而已。
那些优秀父母养育、指导、教育孩子长大成人,他们明白“爱孩子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分离和独立,是帮助孩子有一天能够自由独立地生存发展、成就孩子的精彩人生。而那些不成熟或不合格父母养育孩子则是通过精神控制孩子、“道德绑架”孩子等,让孩子乖乖听话成为自己的提线木偶,以发泄自己的情绪压力、满足自己的心理欲求、嫁接自己的人生愿望,最终成就“父母的精彩人生”。
只有持续不断自我觉知、自我反省、心甘情愿地当一个真心为孩子成长利益着想的父母,才是真正的家庭内繁衍。
而家庭外的繁衍感,主要就指通过工作产出成果、贡献价值,让他人、团队、客户及社会等,能够因我们的工作成果及价值贡献而受益、而发展、而幸福。这种基于工作产出的价值贡献越丰沛、受益者越多,自身也会因此更加感受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内心丰饶富足的美好福报。比如那些为社会做出了杰出文化贡献的伟大作家贾平凹、余华、莫言等,或者为社会做出了突出经济贡献的企业家马云、马化腾等,他们内心体验到的幸福感应该是很丰沛美好的。
当然,我们大多数人干的都是日常平凡普通的工作,感觉自己这份工作除了挣点工资养家糊口之外好像也没为社会产生多大价值似的。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也许都是抱着这种心态来面对岗位工作的——自我感觉即使在工作上付出再多心血努力,产出的那点价值成果也很小,别人可能也不在意;干脆浑浑噩噩混日子算了,这样反倒还轻松一些。就像我自己呕心沥血写的那些文章,又有几个人会仔细阅读,又能对世道人心产生多大的积极意义呢?我不太确定。正因为不太确定,所以才要更加好好努力啊。
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曾经提出了著名的“涟漪效应”;也就是说,你自己无论干多么自以为微不足道的工作、产出了多么可怜的一点工作成果,这些东西本身就会像投入到池塘中的一块小石子一样,它们产生的涟漪会一圈圈扩大,你不知道在哪个角落、在哪个地方的人就会因你的工作成果、因你的价值贡献、甚至因你举手之劳的善意之举而获益、而开心、而幸福,而感受到人间值得、温暖有爱。
亦如大学者胡适先生所言,“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地丢了。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地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德国哲学家尼采也曾深刻指出,“因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总会以某种形式与日后发生的事情产生联系。哪怕是遥远过去的人们的行为,也与现在的事情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一切行为与运动皆为不死,所有人的所有行为,即使是最微小的行为,也是不死的。”也就是说,你一生中做出的任何再微小的努力,都会产生涟漪效应,都会永久地改变这个世界。
17世纪的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曾在一首诗中写到,“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小块,都是主体的一部分。”人是社会动物,活着离不开他人,我们通过与人联结、与人合作互助从而战胜各种严峻的生存挑战、消除孤独无依感、体验到归属幸福感和人生价值感。不管是家庭内繁衍感或家庭外的繁衍感、价值贡献感等,本质上两者都是为了让我们通过为家庭、为他人和社会奉献心血、做出贡献,从而走出自我中心、破除“我执”自恋,持续不断地发展成长成熟的自我,进而体验到充分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融入更广阔生命海洋的无尽喜悦与安心吧。
主要参考文献:
1.《我是农民》,作者:贾平凹;
2.《幸福课 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作者:陈海贤;
3. 《了不起的我 自我发展的心理学》,作者:陈海贤;
4. 《成为我自己 欧文·亚隆回忆录》,作者:欧文·亚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