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慢性拖延症,直到不能谈爱情

时间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可以用来衡量世间的所有,毫无夸张。年少时期待可以早些长成大人,以为就有美好的风景,时值之时才知道那是如天大的待垦的荒地,一有风雨便也深陷泥潭,前退两难,只得挨到晴朗时,方才解身而行。

年龄越小的时候,索求得也越少,随着年龄的增加,索求得却是越来越多了,而正是儿时才最快乐,成人后就觉得失去的东西越多了。满足感是一把利剑,把年龄划分得层次鲜明。

我是多想多想拖住时间,不肯长大啊!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作为90后,男性,未曾结婚,似是拖了社会进步的后腿。周围的人,特别是长辈们,见面就仪式性的来一句:“什么时候喝到你的喜酒啊?”

似乎我并感觉不到尴尬,内心暗嘲这如何愚俗,诗人是天生的孤独命,怎可那么容易走到结婚的地步,表面也是付之微笑:“时间还早呢!”

“时间过早”是一种怎样的回答?敷衍,搪塞,或者是懒予解释?

经过岁月漫长的洗涤,我被列为最后一类。懒得解释,是怕说完后,更得迎来许多疑问。但有时也要解释的,总有人能听明白,便可理解,不再来烦搅我吧?!

如同做学问,欲使受教者认同,就得在其灵魂深处植上种子,彻底改变思维念俗,方可散枝开花,但这较真的难。

所以,认为我是患了拖延症的,那就患上了吧。


事件一:从认识惠子到她结婚

这是一家装潢较为时尚的咖啡店,一张长形木质桌子,靠落地窗户而立,两人对坐着,一男一女。

女孩我是认识的,名叫惠子,男子是她这一次的相亲对象。

女孩比男子大上两岁,正好27岁。

惠子是一眼看上去就让人觉得十分精明干练,一头齐肩短发,水澈清透的大眼睛,盯得男子不知把目光放到何处,不禁适时躲避着。

他们彼此了解情况,关于家况、工作和规划等,说了大量的话,也未有任何尴尬之处,但这次聊天打心底来说,并不是那么舒服的。惠子给人轻车熟路的感觉,像是以身试教似的,谈话内容及方向全由她牵着走。

男子兴感压抑,天气不算热,却是喘不上起来。

当然,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但联系方式未曾删去,毕竟还可以继续做朋友。

从聊天里得知,惠子感情经历丰富,谈过4个男朋友,前三段恋情均以悲剧结尾,最后这一段迟迟放不下,一度熬在记忆这锅热汤里,受尽折磨。每当夜色凝重时,涌上心头的种种画面就剥蚀着她的思绪,画面自然是美好的,也是最让人难受的,那种深知回不去又尽管如何努力也放不下的感觉,连哭都难以做到。

图片来自网络,与内文无关。

随着时间的消逝,仿若是一瞬间就变成27岁,父母催促着她,似乎已放下了的惠子终肯出来相亲了。

微信添加了一个又一个,又删去了一个又一个。惠子知道,某些男孩还是比较优秀的,问题是出在了自己身上,每一个来的人都拿去与那刻骨铭心的剧场里的男主比较一下,于是也就立刻否定了。

殊不知世间里,哪会有两个一样的人啊!即便有,在遇到也只是会有同样的结局,又何苦再多去承受一次呢。

周围的人不明白,以为这是在拖延,是一种推脱,却也不知道这仅仅是一份执念,放不下又如何拿得起。

前段时间,惠子的朋友圈放上了她的结婚照,那一身白纱长裙加之幸福的笑容,找不到一个词语来形容的美。照片里的男人略显胖臃,和之前相亲的相亲对象比较起来,肯定不是最帅气的,但愿终是惠子心中最好的。

“轻车熟路”有什么好?同样的事情看多了、做多了,只会让人产生厌倦,又倘若是痛苦的,再来经历一遍,心又将痛到什么层度,我们并不想拖着时间不肯改变,只是还未拥有放下的勇气。我相信一旦真的放下,重新开始的时候,你一定焕发生机,也会感谢曾经那样的自己。


事件二:余秀华的爱恨情愁

2014年,一首名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红极一时,作者名叫余秀华。百度百科是这样来解读该作品的,内容如下:

“这首诗鲜明地抒发了女性自我爱欲的痛苦,却不局限于对女性自我欲望的书写,诗人将对自然、环境、人性的关切熔铸于自身的生存体验和生命经验之中。”

该诗的具体内容,这里不作陈述。从上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热爱生活的,也是敢于表达的。

余秀华(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余秀华生于1976年,湖北横店村人,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了脑瘫,使致行动不便、口齿不清,高中学历,09年正式开始写诗(换言之,她在27岁才决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时过6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同年与丈夫离婚。

余的身世令人宛怜,又得敬佩。出生农村,条件很差,学止高中,算不上太高的文化程度,如今有这般成绩,其经历难以想象。

19岁时辍学,母亲做主,在非自由恋爱的情况下嫁于一个大她12岁的男人。那时,她可能并不知道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子,丈夫外出打工时,两人相安无事,回家就不太平了,以致两人分房住,待在一个房间便会吵架。

余秀华说:“他看我老坐在电脑前写诗就不顺眼,我看他在那儿也不顺眼。”

什么原因致使两个人互相看不惯呢?

年龄?12年是一段说长不短的时间,也有类似他们的婚姻走向了幸福,但大多数都是悲剧的。显然易见,他们属于大多数,年龄差距会投射出很多信息。年长的在心智上多少成熟一些,考虑得比较周全,但有些周全也只是畏手缩脚的表现,自认为身体一天天差了起来,心也就跟着老了起来,再也没有年轻时的干劲了,安于现状是令生活走向死寂的罪魁祸首。

余秀华在写诗(图片来源据水印)

余的丈夫或许并没有不爱她,只可以说是不了解她,不懂她罢了。试想,有一个人很讨厌你喜欢做的事,自然也讨厌你,那你定然也是讨厌他的吧。一个不能喜欢,甚至理解你的人,那你还有什么理由以礼相待。

所以,2015年,39岁的余秀华任凭流言四起,果敢地结束了长达二十年的连平静也没有的婚姻。我想在写出成名诗之时,也是到了忍耐的极限了吧!

39岁,还有什么勇气去爱?

而,余秀华,她有。她对爱情的渴望从不作一丝掩饰,爱上一个人时,诗里都是他的名字。

她说她曾经爱过的人虽然没几个,但每次结果都很痛苦。这个转折关系是存在问题的,爱的少,就能期待得到的就会是好的吗?

看了她的微博,某些和网友的口舌之战斑迹可见,面对被说“泼妇”时,毫不在意地回复到,“是又如何?”

一个“泼妇”忍了二十年的婚姻不幸,强行给冠上“拖延症”的帽子,不是一直摘不下,而是没有看到任何改变。她说,她一生可以爱上很多人。却不知道最爱你的只会有那么一个,等不到是多么难过。

我佩服她这一份洒脱和对生活的态度,安之若素、顺其自然,有些东西由时间来澄清便好。

就像她在接受一个节目采访时所说的话:

“人生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要接受它,就要让自己快乐。快乐可以说是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悲哀就在于它是没有意义的存在,同样人生的幸福也在于此,于是我们可以死皮赖脸地活得兴高采烈。要让人生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

生活中,没有什么比快乐更重要了,所以我们就可以不顾什么地活着。

这个观点,我并不完全赞同。快乐固然很重要,但必定是建立在人伦道德的基础上,定不可伤害他人。


末尾:

有时,我想某些事如果坚持下来了,到如今会不会是另番模样,然后我又快速否定了,会有什么不一样。当我们做一次深刻的自检,其实更多的好像是后悔和责怪,不能诚心地去面对,不敢那么快接受,一直拖延着,然后又不甘安于现状,极度恐慌。

可很多时候,我们确是为了一个不知道的结果付诸了所有身心,这并非是悲哀的事,所幸是在其过程中认知了自己,寻到了安慰,而这都只能是自我给予的。

也许,我们需要一个人来搭救。

也许,可以不用。


新浪微博:@木子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请带上我的秘密跟风一起飞行 让那些爱的畅想选择在逆流而上 我保持着神秘蜿蜒过河流与小村庄 在最跌宕处抚摸心跳撩拨奔...
    叶小凡1阅读 684评论 5 16
  • 《阿里技术参考图册》(算法篇)下载:https://102.alibaba.com/downloadFile.do...
    WinJayQ阅读 1,785评论 0 0
  • 诗与酒阅读 207评论 0 0
  • 前段时间 前任3很火 我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还算得上是前男友的前男友看了电影以后来跟我说他对我“浓烈的”不舍,分手是他...
    小学生不读书阅读 2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