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一份《2020年北京市外来新生代农民工检测报告发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我是从户外群的IT部小群获得的消息。不得不说一群程序员的快乐真得蛮简单的,哈哈哈。
““哈哈哈,终于有官方身份了!”
“码农们被人社部正名了。”
“新生代农名工搬砖图鉴”(微信公众号软文)
“@群主 群名改一下吧,叫新生代农民工群。”
“把程序员称作农民工,承认了程序员是无产阶级的一份子,是新时代光荣的打工人!”
“……”
之前和朋友结束聊天,很多时候都是说“去搬砖了,去搬砖了,下次再聊”,然后敲代码去了。本当做只是一句玩笑,万万没想到今天人社部却告知我们这是多么的真实!哈哈哈。
其实现在回想,爷爷那一辈只是在乡村里插秧种稻,早出晚归,那一辈农民的形象就是淳朴,不知道大家有没见过一张图:农民手里抱着稻穗,带着草帽,留着汗珠,黝黑的皮肤,一望无际的稻田里,迎着太阳哈哈笑。那时候的生活比现在要简单太多了,浪费是可耻的,吃饱了就是福。到了爸爸那一辈,可能才开始叫农民工,父辈开始离开乡村,去城里打工挣钱,木匠、瓦匠、装修工等等我也叫不上名字,挤着绿皮火车,背着大包小包,蓬松的头发,赶着去城里,在我很小还没读书的时候,也跟着爸爸妈妈去过内蒙古去过小苹果生成的地方(不知道叫啥,只记得有棵苹果树)。
转眼到了咱们这一辈,作为一个“95后”,隔着父辈想到爷爷辈,生活是越来越复杂,但过得却不定有前几辈人快乐,可是那有怎么样呢,我们这上下几辈子,至少到目前来说,还都是农民。即使上上辈在不知名的小乡村,上辈在不知名的小城市,我这一辈在全国政治交通教育科研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首都,也只是工作的地方不一样了,咱们还是农民工,只不过今天被冠了一个名头“新生代”。
叫啥不重要,其实无所谓,谈话间多个噱头罢了。其实历经几辈,可以看到人都是往上头奔的,爷爷辈在乡村,父辈往小城里,我辈找一线二线城市,追求越来越高。父亲那一辈的亲戚说一线城市太累了,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今天回去,我的下一辈一定还会过来,这里依然是小辈们朝思梦想的地方,留在这里的理由不是我们为了小一辈多付出点什么,而是我们在小一辈眼里必须是一往无前,撑起一个榜样,隐隐中积淀的精神信仰才是格外宝贵的。于我们自己而言,满怀希望,需要努力发光的年龄又怎么能退缩呢?当志在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