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做一个30天的写作记录。
每天写一点从日常生活中看见的、有感而发的、思考的,一点一滴小事件都可以。
想给自己定一个探索的目标,我是一个有很多疑问的人,一直在探索答案。自己的,他人的,群体的,这个世界的。知其然,可能可以拓展我的知识面,但并不能真正治好我对自己的要求。
是的,是要求,我是一个对自己很有要求的人。
不太允许自己掉落、堕落,对自己挺严格的,所以容易活得紧绷、和自己较劲。
但我本能也并不是不喜欢这种严格,我觉得那能让我找到生活的秩序感。这一点也是我自己很引以为豪的,就是我有一种想把生活过好了的决心。
只是在把自己逼紧了的时候,也许方向不对,导致周而复始的无效循环。
这种沮丧之于我,是因为内心还是很想做成一些事情,来成就自己。
也会有间歇性什么都不想做的时候,比如大姨妈期身体疲倦时。
往往这时,我会打开一部剧,又哭又笑,沉浸在那样的情绪里,很开心很悲伤很酣畅淋漓。有时候只是B站上的CP甜向剪辑,就能让我的情绪值不断UP上升。
这好像是身体、情绪在告诉我,你理性太久了,回归一下感性吧。抱抱那个感性的小孩子。
所以学会放松、看开,可能是我的课题。可能也是不少人的吧?
回溯的时候总觉得挣扎、反复。
今天想说说:放松第一条。
最近看《周期》这本书,以下为摘录:
“投资人的心理和情绪变得高度负面,未来会得到改善的潜力也会被遗忘。令人不悦的事件会受到强调,利好的事件会受到强调。这种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都有些过分夸大,都是不符合现实的。
相反,那些卓越投资高手能够抵抗得住外部的影响,保持情绪上的平衡,理性地采取行动,既看到有利的事件。又看到不利的事件,在考虑这些事件的时候保持冷静客观,在分析这些事件的时候不带感情色彩。
但是真相是有时候,兴奋和乐观的心理和情绪会导致大多数投资人看待事物过于积极。有时候投资人心情抑郁,情绪悲观,会让他们做消极悲观的解读。拒绝跟着感觉走,不过于情绪化,是投资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解读下来,颇有一种“你看或者不看我,我就在那里不来不去”的意思。
今年是各类事件集合频发的一年,置身于这样的互联网信息洪流中,我受到的内心波动很大。最早是年初的疫情凶猛,各类动乱令人不安。后来虽渐渐平稳,整体经济环境也日渐放缓。
在我从事的行业中,不少餐饮、酒店类项目都因为这一场疫情,陷入各种困局。
在这其中的消费者们,也就是我们,也因为宏观环境的放缓,对花费支出多了一些思虑和理性。
如是影响循环下,极好的还在努力维持,而不乐观的已经悄然退出这一场市场残酷的淘汰局势。
市场会慢慢好起来吗?
经济局势、就业市场会好起来吗?
我无意于去分析这一点,只是从这一点我悟到了:那些让你不乐观的,也许是信息太集合了,从而看不见曙光初现。
我觉得看到这一点,似乎就看到了希望。
那么,希望你和我一样,也放松一点。
不止眼前,还有周期,还有趋势,还有我们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变好的决心。
这过程也许慢了点,但,我们可以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