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世界》描述了这样的一个乌托邦:在公元2540年,人类社会已经完全统一,冲突与争端已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科学技术水平达到顶峰;人类世界中关于人性的美好被完全割裂,只因安定的社会已不再需要这些东西;男女之间只有性而没有爱,一个四个月不换性伴侣的女子会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所有人都是以流水线的形式被制造出来,婴儿都为“倾注而生”;甚至连哀伤的情绪都被都失去了,对死亡感受到的也只是快乐。以异化——即从无意识领域影响人的意识形态,而这种方法正是从人的原始欲望出发的。
《美丽新世界》的世界是我们被抛却主观意见,而彻底被理性思维笼罩的世界。尽管书中的主人公们跳脱出来,尝试过反抗,斗争,逃离社会所带给他们加上去的枷锁,但也不过是以鹅卵击大石,最后也只不过是被当作异类,被除名。当社会完全理性化时,它就成为了一台精密的计算机, 所有功能都只在执行各自被安排的事物,那些不服从程序的档案,只能被看作为病毒,终究会被执行删除程序。
关于自由的意志与原始的欲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当今的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有意识、有欲望。我们会贪婪、嫉妒、破坏以及变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性格,我们称之为“个性”。那当这些全部从人体上割裂,人类社会还能被“称之"为社会吗?我们自从来到地球的那一刻起就不是完美的,我们有着自己的意识,会思考,会犯错误,拿走了这些,我们只能算是没有生命力的高智能生物。
《美丽新世界》是一本发人深省的著作,我不得不佩服赫胥黎对未来社会的预言:传统文学的衰落,性解放,电影的娱乐化和浅薄化,俨然一副夸张化的消费主义社会的景象。好的作品的魅力之一便在于它的先见性吧。
生活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所有看到的大部分事物,都是传播者有计划、有目的地让我们接收到的信息。我们渴望不需要思考的娱乐,沉醉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中。如《危楼愚夫》中谈及到的“像猪一样活着”。但这种快感,是否真的等同于快乐呢?
以下是一些摘抄:
1.无论多么精妙和难忘,简洁,究其本质,永远无法充分揭示一个复杂情景的所有事实。
2.我们看到现代技术已经导致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的集中,并形成了由大型商业和庞大政府所控制的社会(在极权主义国家是残酷无情的统治,而在民主国家则相对温和与难以察觉)。
3.一种新的社会伦理正在取代我们以人为本的传统伦理。社会伦理的关键词是『调整』、『适应』、『以社会为依归的行为』、『归属感』、『社交技能的掌握』、『团队合作』、『集体生活』、『集体忠诚』、『集体驱动力』、『集体思考』、『集体创造力』等。它的基本设想是作为整体的社会要比个人拥有更大的价值和意义,与生俱来的生物意义的差异应该让位于文化意义的一致性,集体的权利优先于十八世纪所倡导的人权。
4.理性的找寻真相的人所遇到的困难并不只是这些。在公众生活和私人生活层面,总是发生的情况是,没有时间去收集相关的事实或权衡它们的意义轻重。我们只能被迫在证据并不充分和不如逻辑那么可靠的感觉的指引下行事。怀着最好的善意,我们不能总是完全符合真相或一直保持理性。
5.要成为一位成功的宣传工作者就必须学会操控和摆布这些本能和情感。
6.引发最大规模革命的驱动力从来不是说服了群众的科学的教诲,而总是鼓舞他们的忠诚和促使他们采取行动的某种歇斯底里的情绪。
7.我们几乎所有的人都渴望和平与自由,但只有一小部分人对促成和平与自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怀有热情。相反,几乎没有人想要战争或暴政,但许多人会在促成战争和暴政的思想、情感和行动中得到快感。
8.资本主义已死,消费主义为王。
9.纯科学不会永远停留在纯科学的层面。迟早它将会转变成应用科学,最后变成科技。
10.精神强迫症的本质是那些在禁锢下行动的人仍然以为自己在自由行动。思想控制的受害者不知道自己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