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巧夺天工的文物珍品和文化古籍不计其数。比如凉州出土的马踏飞燕,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脚踏实地、勇敢创新、积极进取的伟大民族精神。
还有鼎鼎有名的司母戊鼎,重达832.84公斤,是中国最重的青铜器,据说1949年,蒋介石跑去台湾,原本准备把这个东西也带走,结果就因为太重,没法带走被扔在了机场,后来就被送到国家博物馆,成为一件镇馆之宝。
还有毛公鼎,它的特点是字多,上面共有近五百个字,文物价值跟史料价值融为一身。
文化古籍就更多了,咱们比较熟知有《兰亭集序》、《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
不过,咱们今天文章的主角可不是它们。今天要说的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华大地鎏金铜蚕。
据介绍,1984年12月,石泉县农民谭福全在河水中淘金时,发现一条金光灿灿的“蚕”。1985年9月谭福全来到西安,把它捐献给了当时的陕西省博物馆(现陕西历史博物馆)。后经专家鉴定这只金光灿灿的“蚕”为汉代鎏金铜蚕,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只鎏金铜蚕质地为铜,鎏金多脱落,全身通长5.6厘米,胸围1.9厘米,胸高1.8厘米,首尾9个腹节,仰首吐丝,蚕体饱满,形象逼真首尾9个腹节,仰首吐丝,体态逼真。
这只看起来轻轻小小的铜蚕,为何能成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论年代,它生活在汉代,这在中国五千年文明中算不得久远;论材质,它为鎏金铜质,不是金银器不是美玉,算不得名贵;论工艺,比不上曾侯乙尊盘,可以说基本上没什么特殊工艺可言。那么,它是如何成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
其一,这只鎏金铜蚕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唯一一枚鎏金铜蚕,全国首次发现,且仅有一条,弥足珍贵。
其二,鎏金铜蚕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者!
因为据《石泉县志》记载,石泉县本地的古代养蚕业就很兴盛。由于当时养蚕之风盛行,加之鎏金工艺的发展,因而,有条件以鎏金铜蚕作纪念品或殉葬品。汉代的养蚕缫丝业达到高峰。大的作坊,均为官府经营,织工多达数千人,丝织品颜色鲜艳,花纹多样,做工极为精致。
后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也属稀世珍品。净重只有49克,不仅如水一般清澈透明,而且如烟雾一般摇曳,甚至比云彩还要轻盈。这件素纱襌衣折叠起来,可以放在火柴盒子中,这件古人的“神作”完全就是文物中的文物,国宝之中的国宝。轻而薄的素纱织物,突出地反映了西汉初期缫纺蚕缝技术的发展情况。
西汉丝织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途径西亚行销中亚和欧洲。丝绸是中国自古以来享誉世界的著名交易品,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所以,这只小小的鎏金铜蚕不仅是汉朝养蚕业的化身,千年丝绸之路的见证,也称为千年后咱们“一带一路”的历史象征。
2017年5月14日,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中,我们提到“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千年‘鎏金铜蚕’见证了这段历史”,这让鎏金铜蚕一下子成为了“网红”。
2018年5月13日,“丝路之源·幸福安康”2018鎏金铜蚕与开放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论坛上将鎏金铜蚕确定为安康市城市新名片。
这只“身价”本就不菲的鎏金铜蚕,“身价”再次飙升,成为镇馆之宝也就无可争议。
张骞与丝绸之路
说到“丝绸之路”,咱们还必须提到一个人,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受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的张骞。
当时的大汉朝依旧在用和亲的政策与匈奴保持着时好时坏、甚至可能随时破裂的紧张关系,踌躇满志的汉武帝,一想在寻找合适的机会给匈奴一痛击。这时张骞临危受命,为寻找与外族联合攻打匈奴的机会而远走西域。
这一走就是十多年,好在他最终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大汉朝。张骞在流落西域的十来年时间里,一直在探索西域的地形地理面貌,并绘制成地图,为日后所用。等到汉军在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的带领下,彻底把匈奴打败、打跑之后,当时的人就根据张骞留下的西域地图,开辟出了一条留名于后世的“丝绸之路”。
张骞了不起!
“丝绸之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后来变成了跟其他国家经商通道,汉文化也借此得到输出,大汉朝的国威名扬四海。我想,后来汉人的称呼也多是由此而来。
你可能没想到一只鎏金铜蚕背后会有这么多精彩故事!咱们国家国宝那么多,你认识多少,了解多少,能不能欣赏得来?
我想鉴于咱们小时候以及现在的孩子,几乎都缺少国宝文物方面的教育与熏陶,可能知道的都不多。面对文物和历史遗迹,即不熟悉更不知道背后的故事,所以想积累起这方面的知识和文化修养,就要从身边做起,耳濡目染,日积月累之后,一定会有所帮助。以后自己出去玩,或者带孩子出去玩,也能就眼前的文物和历史遗迹说出个中故事,岂不乐哉。还有一点就是,我一直认为鉴识文物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