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续)
对快乐的直觉
快乐,就像蓝色的斑块,起初看起来,是时不时出现的短暂体验,但当被探究的时候,它在体验的背景之中呈现为永恒存在且始终可得的。
如此,快乐不是与不快交替的短暂体验。它不是不快的对立面,正如蓝天不是云层的对立面。云层遮蔽了蓝天,同样地,不快遮蔽了快乐。
快乐正是我们的本性,在任何条件、任何处境中,它都存在于心的源头或我们自己的心中。它无法被获取;它只能被揭晓。
我们无法将快乐作为客体化体验来认知,我们只能是它。我们不可能是不快乐;我们只能将不快乐作为客体化体验来认知。
***
在尝试接近那存在于源头或我们本质之中的平静与快乐时,大多数冥想方法推荐的都是控制、专注或观照头脑。不过,在本书的方法中,冥想不是关于不断变化的体验,而是清晰地看到它的根本性质。
在向内的途径或直接道路之中,头脑将其注意力远离客体化体验,朝向它自己的本质或实相,在我的体验中,这在吠檀多传统中有最为详尽的阐述,它非常精准地详细描述了这种探究的哲学和实践。吠檀多传统以这种方式,为接近本质提供了直接方法,这本质正是人头脑之不可简化的本性,也是持久平静和快乐的源头。
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历经几个世纪,由于读者或听者的领悟水平和文化的制约,吠檀多途径已经被裁剪,结果是,它与一些不必要的元素混合了。
本书中所提到的途径,已经尽我最大的努力,提炼出了吠檀多途径的精髓,剥离了东方传统的文化包装,而这正是我和许多其他人第一次接触到东方传统时所遇到的文化包装。当然,本书也会受制于本时代的文化制约,但既然大多数读者都共有这个制约,那么,将其所传达的领悟模糊或神秘化的几率就会非常小了。
我的第一位导师,弗朗西斯·罗尔斯博士(Dr. Francis Roles)有一次对我说:“真理需要被每一代人换一个方式表达。”我的希望正是如此。希望本书重新表述了直接道路——为了那些在心智上而非身体上前往东方游学之人,他们发现很难从丰富的异域概念中将简单的非二元领悟提炼出来;也为了新一代的真理寻求者,不被先前的宗教和灵性教导所负累。
不过,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本书中探索的向内之道,只是旅程的一半。一旦认识到头脑之根本的、不可简化的本质,并获得了它内在的平静和无条件的喜悦,那么,有必要再一次面向“外界”,朝向客体化体验,用我们新的领悟,重新调整我们的思考和感受方式,以及后续的行动、感知和关系。
向内之道的巅峰,是对觉知的存在、首要性和本质的认知,或用宗教语言来说,是对灵性或上帝之无限存在的认知,这超越了所有的知识和体验。然而,这还不是完全来自经验的领悟,在这领悟中,觉知本身或上帝的无限存在,被认知和感受为渗透且充满了所有的知识和体验,而且,这确实是祂唯一的实质和实相。要认识的,是觉知的超越性,而不是祂的内在性。
如果我们不将这个领悟与我们的客体化体验重新整合,那么,一个脆弱的联盟,将持续存在于我们的本质和所有客体及他人之间,而我们的本质是纯粹觉知,它是根本性的、不可简化的。这通常表现为否认或拒绝世间的具体生活,还可能很容易成为任何挥之不去的独立自我感的避难所。
尽管在向内之道或吠檀多传统中,这个重新整合或重建的过程很含蓄,但在我看来,它在谭催传统中有最为详尽的阐述,而且,这超出了本书的探索范围。
本书专注于探索觉知本身的存在、首要性和本质,揭晓它内在所固有的属性——不被扰动的平静和无条件的喜悦。
第1章
认知、有意识或觉知本身
所有的客体化体验*都是可认知的。我们对我们的体验是有意识的。不可能拥有一个体验而对它没有认知或觉知。我们当下的念头,对孩提时的记忆,无论正在呈现什么情绪或感受,对疼痛或饥饿的感觉,交通的声音,对这些话语的视见,我们窗外的景色,都是可认知或可体验的。如此,认知**或觉知存在于所有的体验中。
(*原注:体验[Experience],在本书中,既指代我们的内在体验:念头、意象、记忆、感受、感觉,也指代我们对表相外在世界的感知:视野、声音、味道、质地和气味。这些合起来被称为“客体”或“客体化体验”。
**原注:认知[knowing],在本书中,与有意识、觉知或意识是同义词。它不是指概念化的知识,而是仅仅指代认知本身,与认知或体验的一切内容无关。)
无论我们是沮丧的、孤独的、悲伤的、喜悦的、平静的、充满爱的、焦虑的、无聊的、嫉妒的、兴奋的,还是快乐的,我们都是有意识的。无论我们在思考、吃饭、走路、驾车、跳舞、学习、做梦,还是在产生幻觉,我们都是有意识的。无论我们在思考、感受、感知,还是在行动,我们都是有意识的。
我们对可知或可体验的一切,都是有意识的,与我们认知或体验的内容无关。
因此,认知或意识,是所有不断变化的知识和体验中持续不变的因子(或要素)。祂持续不断地存在并贯穿于清醒、做梦和睡眠三种状态之中。在体验中,没有其他要素是持续不断的。
事实上,意识或觉知,并非在时间之中持续不断;祂是永恒存在的。然而,由于头脑相信时间的真实性,作为对头脑的让步(或妥协),让我们暂时这么说:觉知是所有体验中持续不断的要素。
所有的客体化体验——念头、意象、感受、感觉和感知——出现又消失,但认知或觉知的体验从来不会出现或消失。祂始终存在并贯穿于所有不断变化的体验中,就像屏幕始终存在并贯穿所有的电影。
认知或觉知本身,密切渗透所有的体验,但祂从来不被任何特定的体验所改变。
念头、感受、感觉和感知,在我们的一生中改变了无数次,但认知它们的认知本身——纯粹的觉知之体验——始终保持不变。
知识和体验一直在改变;认知或觉知本身从不改变。
所知(或被认知者)始终在改变;认知(或觉知)本身从不改变。
***
认知或觉知本身,与所有知识和体验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块觉知之屏幕与电影的关系一样。不像传统的电视机屏幕,要被某个坐在沙发上的人观看,觉知之屏幕(纯粹认知或觉知),观看着在它之上播放的电影(体验)。
认知或觉知本身,并非不可接近,无法认知或被埋葬在我们心中。祂在所有体验的背景之中,清晰地闪耀着光芒,正如可以说,在电影的背景之中,屏幕清晰可见。
然而,正如,在播放电影期间,由于我们对戏剧的成迷,屏幕往往被忽视,认知、意识或觉知本身也是如此,由于我们的注意力排外地专注于体验对象,祂通常始终不被注意。
认知或觉知本身,并不取决于体验的特定条件或属性。在所有的体验中,祂闪耀着同等的光芒——无论体验可能有多么愉快或不愉快,好或坏,对或错,正如一块屏幕,贯穿所有的电影,同样显而易见——无论电影的内容是什么。
认知或觉知本身,是体验中根本性的、不可简化的因子。对于体验来说,祂是基础性的。正是体验的这个因子无法从体验中被消除。
认知或觉知本身,从来不会被体验所改变。祂从不移动或波动。祂是体验中唯一恒定的因子。
认知或觉知本身,是所有知识和体验中的首要元素。祂是所有知识和体验发生的背景。
认知或觉知本身,是媒介,在其上或其中,所有的体验出现。所有的体验都是用祂来认知的,而且最终,祂正是所有体验的实质或实相,所有的体验都是由祂构成的。
祂是所有知识中的认知因子。祂是所有体验中的体验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