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很贵,请别浪费 — 电影《遗愿清单》带给我的一些启示

11年前,在Barbara外教的口语课上,她问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生命所剩不多,你有什么愿望想去实现呢?”。尤记得当时,尚年少略轻狂的我们,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天马行空。随后Barbara给我们播放了电影《遗愿清单》的几个片段,这便是我与这部电影的初识。

我不知道如何专业的去评价一部电影的好与坏。于我来说,观影后会让人念念不忘,同时又可以带给我思考和启迪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遗愿清单》就是这样,它会时常唤起我对余生的思考—“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余生很贵,请别浪费”

电影海报

01  影片梗概

《遗愿清单》,英文名为《the Bucket List》,由罗伯·莱纳执导,杰克·尼科尔森、摩根·弗里曼主演,于2007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影片讲述了两位完全属于不同世界的老人因病相识,他们的阶级、地位相差悬殊,一个精神富足,一个物质富足,唯一的相同之处——生命留给他们时日屈指可数。一张“遗愿清单”将两人链接在一起,他们决定在余下的日子里,踏上完成心中遗愿的疯狂之旅,并且在这趟旅程中更加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02  尊重生命的活法儿—“向死而生”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他的著作《存在与时间》当中,通过理性的推论为我们讨论了“死亡”这一概念,他认为我们从出生开始便是朝着死亡的方向去的,无论如何度过每一天我们都无法避免“死亡”这一结局。他提出: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的意义: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我想,最尊重生命的活法儿或许应该是“向死而生”吧,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来度过,用“以终为始”的思考,更能发现对自己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正如影片中的两位老人,在得知自己的“死亡”即将到来,在世时日不多的时候,他们反而能抛开一切顾虑,竭尽全力的去实现自己尚未完成的愿望。是“死”激发出了他们“生”的欲望,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体会到了生命的活力和人生的意义。

影片截图

03 做主自己生命的宽度

生命是有限的,也是无常的。影片中原本生活富足奢靡的爱德华和精神富足快乐的卡特,毫无征兆的就被死神召唤。

面对意外,两位老人从不甘到彷徨再到勇敢的接受,经历了一个难忘的过程。不得不说,真的很佩服两位影帝的演技,每一个阶段细节都拿捏的很到位,触动人心。

未来和意外,谁也说不清楚到底哪个会先来。

所以,既然我们无法决定人生的长度,那就去决定人生的宽度。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做最好的自己,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的面对人生中的任何遭遇,少一些唉声叹气的情绪,多一些发现美好的洞察。在有限的时间里,再多努力一些去充实自己的人生。

影片截图

04 接纳生命的中的遗憾,无悔于每一次选择

卡特原本可以成为历史学教授,但是为了家庭和孩子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当了一辈子修车工。

爱德华因为用了错误的方式来表达“爱”,使得女儿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误解,从此父女二人形同陌路。

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人生中巨大的遗憾,但是我相信他们一定没后悔当初的选择,就像爱德华说的,“我做过的事并不是每一件都让我问心无愧,但要是再来一次我还是会那么做”。

要知道无论怎么努力,有些“事与愿违”挡也挡不住。有遗憾能弥补最好了,弥补不了也没关系,那就把这些遗憾寄存在回忆里,残缺的也不失为另一种美。

影片截图


影片中有很多对于生命意义的探讨,值得我们去思考。有一段印象最为深刻,两个人面对着金字塔探讨古埃及人对死亡的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当灵魂到达通往天堂的入口时,需要回答两个决定他们是否能进入天堂的问题:

你的生命中有过快乐吗?(Have you found joy in your life?)

你有没有为他人带去快乐呢?(Has your life brought joy to others? )

希望我们给出的答案都是——“YES”~

PS:看完电影后,我一直在想自己的愿望都有什么,没想到七七八八的列出了一大堆。最后删删减减留下10个,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够全部达成。

我的愿望清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