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美凤,家有3个分别处于小学、幼儿园、婴儿阶段的孩子,因为养育孩子,所以特别喜欢探索女性自我成长和多子女家庭孩子的养育困扰,喜欢分享对生活的觉察、思考及育儿的体会,希望我的每篇文章能带给你一点点力量、一点点启发。
昨天有一个朋友问我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蛮经典的很多家庭会遇到的问题。
当我们有孩子以后,我们可能因为要上班,孩子没人照顾,所以开始需要和老人家住在一起,请她们帮忙来照顾孩子、买菜做饭等。
有些老人家是很愿意帮忙的,让他们照顾儿孙, 他们觉得被需要有价值,又能享受天伦之乐。
有些老人家则比较追求自己的生活,不喜欢帮儿女们带孩子。
我自己和公婆住在一起10年,期间经历了很多很多,每个阶段问题不同,状态也不同。
【蜜月阶段】
在这个时期里,彼此还不是很了解对方的习惯,对彼此都很客气,什么都可以,也很会表达感谢,感觉对方什么都挺好的。
【幻灭阶段】
这个时候,发现很多的冲突,生活习惯不同,养育方式不同,交流开始出现了各种阻碍,互相看不顺眼。
媳妇期待有个完美的公婆,公婆也期待有个完美的媳妇,彼此都想改造对方,然而发现无论怎么说都没啥用啦。
这时候有些人就会和公婆分开住,有些则同个屋檐下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要不是孩子需要照顾,真的不想住在一起。
我也一样,有个阶段特别不喜欢公婆,感觉各种问题,嫌弃她做家务不干净,做饭不好吃,爱收拾一堆旧东西,占小便宜等,讨厌她进入我的房间,帮我整理我的衣物,感觉到都没有自己的空间感和界限感。
我婆婆也特别不喜欢我,嫌弃我不会赚钱,不会照顾孩子,爱吃上火的东西……
那时候特别不爱回家,尤其不爱坐在同个餐桌上吃饭,感觉压抑死了,吃完饭也很快会回到房间里面和自己孩子呆着。
感觉到彼此之间也不爱沟通,有什么情绪都会积累着,有些什么样重大的事情时,有些情绪就爆发了。
【有界限的相处阶段】
有一天我意识到我想拥有好的家庭氛围,我想要每天待在家里可以自在。我不想要鸡飞狗跳的生活,如果是这样子的一个家我就不想呆了。
于是我决定,去面对每一个冲突,鼓起勇气去沟通处理。当时在沟通前,我有请教了我的私人顾问妮妮,她真的是特别懂得换位思考,特别懂得帮助我看到对方的出发点,以及对方所感受到的、所需要的东西,我觉得她才是真正懂得共情的人。
其实要相处好也是有方法的,今天我就来说说我这几年的实战经验吧,供大家参考。
第一:感恩
有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感恩。我们以为和老人家住在一起,理所当然要去做那些事情,如果对方做的不好,或者做的没有达到我们的标准,我们心里就会不高兴,但是我们又不好意思说,又会积累在心里,久而久之就会很多的不满出来,影响了彼此之间的关系。
当我们意识到他们要离开他们非常熟悉的生活环境,去到一个人生地不熟,各种生活习惯不同,也没有朋友的地方生活,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们要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他们哪里会愿意付出这么大的改变呢,所以光凭这一点,我们就要对他们非常的感激。
第二: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生活,还有育儿的主要责任在于我们自己,我们想要的生活,确实得由我们自己创造。比如说我特别喜欢非常干净的家里,那么我就要自己收拾。以前我会觉得说啊,婆婆为什么不能收拾的干净一点,这样我就不用重新收拾了,但是我发现我婆婆已经尽力了,她对卫生的要求就是那样子而已。
还有像我特别喜欢吃香喷喷的食物,而我婆婆她做不出香喷喷的东西来,他特别喜欢用蒸的,用小、中火炒出来的菜,那样的食物就是特别的清淡,没有什么太多的香味,我就不爱吃。以前我也会埋怨,为什么婆婆不可以那样做?但后来我发现她真的尽力了,所以后来我想要吃好吃的,香香的东西的时候我就自己去做。
当你不把这种期望一直放在对方身上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好很多。
第三:寻求帮助
虽然老人家跟我们住在一起,但是他们并不一定真的了解到我们的内心需要,是的,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更不要说别人了。所以当我们真的需要人家的帮助时要说出来,要很具体。就比如说,我今天要去参加一个活动,那我需要婆婆帮忙照顾老三,那我就要提前跟婆婆说,而且要做好心理准备,她可能不能帮助你,那你可能还会有其他解决办法,一定会有的。
第四:表达感谢
虽然有句话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用太客气了,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如果你对老人家有感谢之情,你又不说出来,别人是不知道的,别人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被看到,被理解,被认可。所以呢,嘴甜的人有好命,真的是这样子,有时候你什么都没有做,但是你嘴巴甜一点,你会说些感谢的话,那你可以少做很多事情。
可能你会说,我不习惯表达感谢,那并不代表说不习惯、不会说就可以不说了,你可以练习呀,我记得我刚开始要跟婆婆说感谢的时候,特别的别扭,特别的害羞,我都是在心里打好腹稿,然后咚咚咚冲过去,磕磕巴巴跟她说完感谢的话,脸红的不得了就赶紧跑开了。
后来就慢慢的习惯了,越来越容易说出口呢,所以这也是需要练习的。
每当你做不出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就要想想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要什么样的家庭关系?其实你做这些事情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你自己,为了让自己的内心更舒服,会让自己的空间更舒服,更自在,那么你就会鼓起勇气去做了。
第五:界限
界限的意思是各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做自己位置上的事,比如不介入公婆的夫妻关系(以前我经常做他们的拯救者,评判谁对谁错,其实自己的婚姻关系也是半斤八两呢),不干涩婆婆做的事。也不把自己该负责的事推给父母,比如自己夫妻有问题自己夫妻解决,不找公婆去哭诉。自己的卫生自己整理,这样他们也没有机会去太多介入了。
第六:分工
根据每个人的优势进行全家分工,比如我们家我擅长炒菜,那我就去炒菜;婆婆有耐心擅长哄比较小的孩子,那就让她多带老三;公公擅长买肉,那家里的各种肉就让他去买;老公情绪稳定,让他负责在困难时刻或重大事情的处理和决定上。
以上仅是我自己根据实践总结出来的,不一定适用每个家庭,可以参考一下,也欢迎你来分享一下你们家的做法。